套路贷共同犯罪问题研究开题报告

 2022-08-04 09:35:5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上海市二中院发布的2018系列审判白皮书中,上海市二中院及其辖区法院自2016年以来共审理“套路贷”一、二审案件31件,案件涉及的犯罪金额高达1.43亿元,案件的被害人则有211人之多,平均下来每起“套路贷”案件涉案金额都多达460余万元,涉及被害人六人以上。众所周知,“套路贷”犯罪形势己然十分严峻,不仅严重危害到了普通民众的人身生命安全与财产安全,而且严重威胁到了社会经济秩序和和谐稳定,还严重损害了司法的权威性,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引起了理论界、实务界的研宂与探讨。

自从“套路贷”案件出现以来,最高人民法院、上海、浙江、重庆、安徽等各地司法机关分别先后出台了司法解释以及地方司法文件等相关文件,不仅为“套路贷”案件的办理在宏观上提供了意见指导,也有助于打击“套路贷”犯罪的活动展开。例如,2018年11月23日上海二中院公开开庭审判了一起被告人黄某等11人的“套路贷”系列诈骗案,分别以诈骗罪判处了“套路贷”团伙的首要分子3人无期徒刑,这也是首例因实施“套路贷”犯罪而被判处无期徒刑的案件。

但令人遗憾的是面对“套路贷”这种新型的犯罪类型,除了在司法实际中对“套路贷”的认定上存在诸多分歧,在理论层面同样也缺乏一个清晰明确的认知。虽然2019年4月9日最高法出台的关于“套路贷”犯罪的四大指导意见为“套路贷”犯罪提供了统一的指导,但是最高法所出台的关于“套路贷”的司法解释大多从宏观层面进行指导性、原则性的规定。例如通过加大对“套路贷”案件中借贷事实和相关证据的审查,严厉打击诈骗等犯罪行为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围绕“套路贷共同犯罪问题研究”的论题,研究主要将围绕以下内容展开:

(一)套路贷概念厘清

1.“套路贷”的概念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套路贷”的罪名适用

行为人是否有“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犯意,是“套路贷”与民间借贷的本质区别,可以从借款合同金额与实际金额之间的差额大小、借款人实际控制资金的时间长短、资金的走向、违约情形产生的原因等方面综合全案事实证据情况,判断是否涉嫌刑事犯罪。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11/16-11/28 查阅收集选题相关文献资料、撰写开题报告与开题;

2022/11/29-2022/3/12 深入研究,形成论文初稿;

2022/3/13-3/27 修改论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乔雪,吕向文.“套路贷”犯罪特点与刑法规制研宄[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8,96(5)::46-49.

[2]谢波,蒋和平.“套路贷”犯罪的特点及法律规制[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8,158(2):83-88.

[3]孙丽娟,孟庆华.“套路贷”相关罪名及法律适用解析[j].犯罪研宄,2018,89(1):97-103.[4]胡启忠,齐琪.校园“套路贷”治理刍议[j].人民法治,2018,51(13):28-3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