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救助领域信用体系建设研究开题报告

 2021-08-14 06:08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包含参考文献)

文 献 综 述

社会救助是最古老的社会保障形式,也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救助是由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对其各种原因导致低于最低收入标准的社会成员给予物质援助,以维持其基本生存需要,维护其基本生存权利的社会保障形式。社会救助是一种最低层次的社会保障,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在我国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目前仍面临着很多问题,信用就是其主要问题之一。由于信用建设在社会救助政策的传递、贫困群体利益的维护和倡导、贫困对象问题的解决和需求的满足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介入,因而建设社会信用在社会救助领域中的功能与作用评估,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国内研究现状:社会救助制度是现代社会的一项重要制度设计,具有维护弱势群体利益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功能,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其负激励作用可能引发从事经济活动的相关人员在最大限度的增进自身利益的同时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为,导致诚信危机,直接影响社会救助实施的效率。社会救助研究中实际上分为两个主体: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从社会救助领域研究来看,我国学者王锡源认为,政府在社会救助中应起到主导作用,负主要责任(王锡源,我国社保基金的构成及其投资方向与策略的分析,载于《大连干部学刊》2007年第6期)。不论从社会救助救助的产品来看,还是从社会救助制度的产品性质来看,政府都应该是社会救助的责任主体。国家作为社会的管理者,其社会职能要求其必须以保障社会成员生存权利、缓和社会矛盾、增进公民福利为己任。因此,对于社会救助政府应承担法定的责任。信用的建设是政府完善社会救助的重要因素。政府信用是指国家行政机关的公信力,是社会组织、民众对政府行政能力和行政信誉的主观评价或价值判断。政府信用也是政府的行政行为所产生的影响和后果在社会组织和民众中所形成的一种心理和舆论反映。它既包括民众对政府整体形象的认识、情感、态度、情绪、兴趣、期望和信念等,也可以体现为民众是否自愿地配合政府行政行为,减少政府的公共管理成本,以提高公共行政效率。政府信用是整个社会信用的基石,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起着核心与支柱的作用。我国学者肖陆军认为,政府信用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是一种法治经济,也是一种信用经济。政府信用是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不同的政府信用状况必然会造成截然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结果。政府信用是市场主体信用的表率,只有政府首先做到诚实守信,才能为市场的运行提供信用师范和表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救助体现了政府和社会对于困难人群的关怀市场经济理论倡导的社会保障的政府责任分担,主张市场化、私有化,这就意味着政府不再是社会救助的唯一主题,我国学者杨思斌教授认为,在我国《社会救助法》中应规定国家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为社会救助事业捐献资金、物资和提供服务,支持以社会救助为宗旨的公益性社会发展。对于非政府组织的社会救助,信用尤为重要。对于非政府组织的信用建设研究,我国学者唐毅认为,信用建设不仅关系到非政府组织生存和发展,而且有利于促进中国经济与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非政府组织的性质决定了其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问题解决措施及方案

本课题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首先:社会救助的概念及含义

其次:社会救助领域信用体系相关理论基础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