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路径研究——以江苏省为例开题报告

 2022-06-21 11:06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中国城市化进程即中国农村转化成城市的过程。从十九世纪下半叶,到二十世纪中叶,由于受到世界列强的侵略,以及受到军阀割据的困扰,导致中国城市化的发展不均衡。自50年代中期以后建立了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结构,使得城市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由于中国的城市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如何依照可持续发展理论,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化进程,是21世纪中国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中国进行城市化的过程就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过程,即农业生产部门的劳动力向非农业生产部门流动的过程。将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上转移出去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农民工大批量涌进入大中城市,在推进城市建设、带来城市繁荣的同时,也会给城市负荷带来较大压力,甚至会造成一些负面影响。因此,就当前来说,要在积极引导农民进城务工的同时,应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农业劳动力转移特指工业革命后大工业在城镇集中发展所引发的农村人口持续地向城镇迁移的过程。农业劳动力转移一直是发展中国家的一个重要目标。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现实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通过城市膨胀、工业扩张,发展二、三产业,创造非农就业机会来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二是利用劳动密集取向技术发展农业,适当调整农业内部生产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使农业部门内就业得以深化,同时发展乡镇企业,为农村劳动力提供非农就业机会,即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就中国国情而言,采用劳动力的就地转移的方法才是正确的选择。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就是以浙江省为例研究探讨中国目前劳动力就地转移的情况并根据情况提出合理性建议。

拟解决的问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

劳动力的转移就是为了建设新农村,早在1996年,费孝通就在《论中国的小城镇发展》一书中对中国小城镇的发展过程进行了严密地分阶段,每个时期都有发展的质的飞跃,解析中国在早期是如何逐步完成初步的城镇建设,给之后所有经济学家对中国农村建设的研究都提供了基础性的理论。而著名的张培刚教授也对此有所研究,出版的《农业与工业化》就是他对城市化的分析。张建华分析了该书的系统论思想,他认为《农业与工业化》中始终有一个根本观点,即不应把实现工业化与发展农业对立起来,农业是工业化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工业化的涵义必须包括工业的现代化和农业的现代化。张霞也对该书进行了分析,认为该书运用了一般均衡分析,并且探讨其中蕴含的#8220;三农#8221;思想,分别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分析农业与工业的关系。

对于劳动力力的转移比较严谨的是国外学者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但应用该理论需要结合我国国情,史继红从二元经济理论的假设出发,结合我国劳动力基数大、农村劳动力工资基本不变及资本积累不足的国情,得出刘易斯二元经济可以解释我国经济实际的结论。刘喜丽则是通过对二元经济对我国的经济危害出发,如农村劳动力生产率下降、城乡差距变大等方面,讨论从二元经济转化为一元经济的必要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研究计划:

1、2022年11月--2022年12月:完成基础材料的收集,并确定写作提纲

2、2022年1月19日--2022年4月20日:完成论文的初稿和中期检查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杨守宝. #8220;刘易斯转折点#8221;让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模式分析[j]. 经济研究导刊,2009,09:142-143.

[2]张霞. #8220;三农#8221;视野下的《农业与工业化》--张培刚#8220;三农#8221;经济思想研究[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05:19-22.

[3]王桂新. 城市化基本理论与中国城市化的问题及对策[j]. 人口研究,2013,06:43-5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