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经济批判理论在互联网时代下的演变开题报告

 2021-11-09 09:1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1.1目的及意义

当今时代,科技迅猛发展,分工愈加致密,生产效率也随之提高,然而我们物质世界的日益丰富并没有把人们从繁冗的工作中解放,相反人们作为在社会中被精确分工定位的齿轮愈发加速转动。与人们对空闲时间的挤榨相对应的是,商品世界中,使用价值恒定之物的过度包装,过甚创新凝结了大量不必要劳动时间。是否我们在单调乏味的分工劳作中找不到个人意识,从而将生存价值诉求寄望于消费活动,于是在为消费而工作这一逻辑下,形成了劳动时间投入和商品附加值双方相攀附而剧增的恶性循环?然而物质资源有限,这一循环持续推进的结果,不免造成环境恶化和资源浪费。如此便亟需我们将价值重心调拨向生产生活,追溯劳动生活本身的意义。西方劳动异化和消费文化理论早对此有历史备案,然而真正应用于新时代,还需在对其进行解构与重塑的基础上探求解决方案。

劳动异化理论和西方消费文化理论通过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的代代延烧,引起人们对消费生活中,个体生命意识和精神价值在生产和消费活动中分配严重失衡现象的深刻反思。而今,这两种异化会怎样在时代中演化,于我们又有何启迪?是否我们将生存意识更多的求诉于消费端,而漠视劳动端附属精神价值匮乏的问题?以及随着时代变迁,在互联网信息时代,又出现了哪些消解这些古老命题的新线索?本文将围绕这些问题展开探讨,解构劳动异化与消费文化理论,并结合大数据时代特征与共享经济,重构其现代化内涵。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2.基本内容和技术方案

2.1基本内容

本文将劳动时间投入和商品附加值两方相攀附而剧增的恶性循环与有限物质资源的矛盾根源,追溯到西方马派先贤的理论基础,并通过梳理关于劳动异化和消费理论的主要观点,结合现实发展阶段进行辨证分析,通过辨析此理论与现实的契合之处和不适用之处来重塑劳动异化和消费理论的现代内涵。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2020.02.20--2020.03.19 撰写完成开题报告并提交审核;

2020.03.20—2020.05.01 拟定初稿,由指导老师进行指导并修改;

2020.05.02—2020.05.31 修改完成后定稿,提交;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版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版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

[3] 宣杰,吴大华,分工、劳动异化与制度批判[j].宁夏社会科学[j].2017(01):003-05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