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Anti-Utopian Dimension of Ira Levins This Perfect Day开题报告

 2022-04-08 20:23:25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国外学界对于乌托邦的研究由来已久,并在20 世纪 20、30 年代逐步成熟起来,随着 20 世纪反乌托邦小说的兴盛,国外学界对反乌托邦小说的研究也蓬勃发展。国内对乌托邦的研究起步较晚,对反乌托邦的关注也很有限。以20 世纪 80年代为开端,学者们起初着重从哲学、社会学等角度来探讨乌托邦,而关于文学角度的研究,国内起初只有对《理想国》《乌托邦》《太阳城》等单篇作品的分析来,还没有涉及到反乌托邦小说。从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国内学界才真正开始了对反乌托邦小说的关注,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对于乌托邦与反乌托邦小说的研究呈现出繁荣的局面,在总体评述方面,文章的数目大幅度增加。但是,国内的这些研究或多或少存在着单一化、片面化的缺陷,主要表现为,研究者们对文本的评析主要集中在经典的反乌托邦三部曲和《蝇王》、《发条橙》等作品上,忽视了20 世纪中后叶众多新的作家和作品,特别是二战后美国文坛反乌托邦小说的繁荣景象。

在当今反乌托邦文学中,艾拉莱文的科幻小说《这完美的一天》对三大经典反乌托邦小说起到了支撑和补充作用,其中流露出的无政府主义倾向,极大地推动了反乌托邦文学的发展。本文在把握反乌托邦文学主要研究视角的基础上,对《这完美的一天》进行文本细读,找出反乌托邦精神的具体表现从而归纳出该文本的反乌托邦维度。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不仅深入分析反乌托邦小说思想内容,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反乌托邦作家们在小说中对乌托邦的批判并非针对乌托邦本身,而是传统乌托邦思想中所包含的一些思想原则。充满警戒与劝喻意味的反乌托邦小说与兼具批判性、超越性的乌托邦精神在本质上一脉相承。反乌托邦小说的作家们由未来着眼当今,他们在讽刺批判的同时也流露出了对理想社会的追求,这些作家们认为,真正的乌托邦绝不应该是一种被详细规划的、固定停滞的社会形态,而只有动态发展的,不断改进缺陷的社会才是反乌托邦时代具有无限生命活力的理想之地。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纵观西方文化史,乌托邦思想可谓源远流长。从公元前8世纪的希伯来先知到构建“理想国”的柏拉图都曾阐述过该思想。但直到莫尔及其《乌托邦》的问世才开启了乌托邦文学的大门,奠定了现代乌托邦小说的范式。20世纪40年代,西方的自由主义思想家们对乌托邦展开了强烈的批判,反乌托邦思想和小说在此时登上历史舞台,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二战前后,以卡尔·波普尔、以赛亚·柏林、塔尔蒙和哈耶克等为代表的思想家们掀起了一场反乌托邦主义的浪潮。反乌托邦文学又被称为恶托邦文学(Dystopia),“Dys”表示“生病的、败坏的”,它颠覆了以往“乌托邦文学”作品中对理想、美好社会的憧憬,将未来描写成噩梦般的、肮脏的丑陋世界,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反乌托邦文学三部曲”。反乌托邦文学是乌托邦文学的变体和延续,它在20世纪的大放异彩也从侧面表明了乌托邦文学所具有的巨大活力。

国内学界对反乌托邦文学的关注大都是针对单个作品的内容介绍等,其中对反乌托邦文学的综合性评述很有限。这一时期主要有李霞的《西方乌托邦文学的发展和异变》,介绍了乌托邦文学在西方的发展以及从乌托邦到反乌托邦的转变情形和原因。刘向愚的《反面乌托邦小说简论》是对反乌托邦小说进行综合评述的经典文章,他通过对反乌托邦三部曲的分析指出,反乌托邦小说讽刺的对象直指现代科学和现代政治两方面,刘向愚对反乌托邦小说思想主题的评述犀利精准,对国内后来的反乌托邦研究具有里程碑的作用。21世纪,国内乌托邦与反乌托邦文学的研究日趋繁荣,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李志斌的《欧洲文学的乌托邦情结》、姚建斌的《乌托邦小说—作为研究存在的艺术》、《乌托邦文学纲领》、麦永雄的《乌托邦文学的三个维度》、欧翔英的《乌托邦—反乌托邦—恶托邦及科幻小说》等等、这些文章在梳理乌托邦与反乌托邦文学的含义、关系及内容主题方面都有着详尽的论述,对乌托邦与反乌托邦小说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新的角度。在专著方面,有李小青的《永恒的追求与探索—英国乌托邦文学的嬗变》和曾桂娥的《乌托邦的女性想象》等。作为世界文坛宝贵的精神财富以及亚小说文类中最为重要的一类,乌托邦文学和反乌托邦文学从不同侧面揭示并提醒人类需要对自身所处的现实进行反省,对社会制度中的瑕疵进行改进,对可能到来的危机进行预防。然而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对于乌托邦思想及作品的探讨是学界研究的主要方面,对反乌托邦小说的关注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1)归纳法:通过翻阅刊物、书籍、文章,研究反乌托邦思想内涵,进行分析并归纳出反乌托邦文学的主要视角与主题。

(2)文献法:通过查阅文献,深入了解国内外乌托邦文学、反乌托邦文学的发展过程和研究方向,在利用前人的优秀研究成果同时积极弥补缺陷。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 baccolini r , moylan t . introduction: dystopia and histories[m]// dark horizons: science fiction and the dystopian imagination. 2003.

2.bakhsheshi f f . foucault on a perfect day: a a new historicist reading of this perfect day a novel by ira levin[c]// the first national conference on fundamental research i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studies. 2018.

3.cazdyn, eric. anti-anti: utopia, globalization, jameson.[j]. modern language quarterly, 2007, 68(2):331-343.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

第七学期10- 11周:

论文命题与选题;指导教师与学生见面,第一次面授;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