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erican Think Tanks Discursive Construction of Chinas Economic Image开题报告

 2022-05-23 20:52:06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美国是世界上拥有智库数量最多的国家。智库在美国的经济、政治、外交各方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内已有相当一部分学者研究美国媒体对中国形象的话语建构,如刘永涛(2002)的“话语、权力与“中国威胁论”建构,马嫣(2015)的《从态度系统看美国主流媒体对中国经济形象的构建----一项基于语料库的批评话语研究》等等,但根据目前的文献,很少发现对美国智库涉华战略话语开展基于语料库的批评话语分析专题研究。国内聚焦美国智库涉华研究的成果主要涉及(1)美国智库涉华研究对中美关系与美国对华政策的影响(如宋静2009)等;(2)美国智库涉华研究的特点与动态评述(如仇华飞2012;王晴2017等)(3)剖析美国智库的舆论传播与运行机制对中国的启示(王莉丽2010;赵可金2014等)。这些研究探讨了美国智库舆论传播的若干途径及其对中国智库的借鉴意义。近年来,迅猛发展的当代中国成为美国智库关注的焦点,使其从多维度探讨“中国崛起”对中美关系和亚太地区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已有美国智库学者采用较为严谨的观察方法和科学的分析手段,探讨中国崛起对国际社会的影响(如伯格斯坦等2008、2010)。其中包括有些智库学者大量收录整理国外学者关于中国形象的研究(如雷默2006)。当然,也有美国智库(美国传统基金会等)对中国抱有成见,炒作“中国威胁论”,消极评价中国的内政、外交等政治敏感问题。另有一些智库(如兰德公司)一方面肯定中国经济发展给国际社会带来的福祉,另一方面否定中国社会、文化和科技的发展。总体来说,虽然研究中国问题的美国智库甚众,其研究范围也较广,但关于美国智库涉华研究的语言学成果较为匮乏。虽然近年来,国内已经有相当一部分学者研究美国对中国形象的话语建构,但是通过自建语料库的方法美国智库涉华政治性话语进行批评性话语分析的还比较少见。国外的美国对华战略研究虽然成果丰硕,但受西方文化和价值观支配的研究立场、研究视角等局限,他们没能从中国的立场出发,难以真正揭示美国对华政策的不公正性和霸权性。 鉴于此,本研究开展基于语料库的美国智库涉华经济话语批评性分析,以揭示美国智库涉华经济话语的中国形象建构。 本研究通过批评性话语分析揭示美国智库涉华经济话语背后蕴含的意识形态及其国家利益诉求,有助于读者深入认识全球化语境下的话语生产与传播,也有助于读者对美国智库话语的认识和理性批判。本研究也有助于我们了解美国社会对华经济政策的总体走向,通过对话协商、求同存异、互利共赢等原则方针更好地处理中美经济关系。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1.隐喻作为批评话语分析的工具研究2.基于wmatrix的隐喻识别与统计研究3.隐喻功能与分析研究预期目标: 本研究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旨在深刻揭示隐喻在美国智库涉华经济话语的应用以及背后所蕴含的意识形态等,以便让读者更好地理解美国政府对华政策的深层动机,提高读者的批判性阅读能力。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根据“批评话语分析”,“语料库”等关键词查阅国内外期刊论文和有关图书资料,完成文献研究的前期准备工作。(2) 通过Wmatrix等语料分析软件对自建语料库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研究步骤:本课题依据语料库语言学,批评语言学研究的有关理论,对美国对华经济政策进行研究。1)阅读相关文献资料,了解语料库分析软件使用方法等;2)在美国智库网站上输入关键词“中国经济”,下载相关语料,创建语料库;3)将语料导入Wmatrix软件,借助其自带的内嵌软件CLAWS (the Constituent Likelihood Automatic Word-tagging System)和USAS(UCREL Semantic Analysis System)对语料进行自动标注,然后对得到的例句进行人工甄别;4)统计相关数据和案例并进行具体分析;5)完成论文的写作并在老师指导下进行最后的修改定稿。

4. 参考文献

[1]fairclough, n. 1992. discourse and social change [m]. cambridge: polity press.

[2]fowler, r. et al.1979. language and control [m].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3]hart, c. 2010.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and cognitive science: new perspectives on immigration discourse [m].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序号

起迄日期

工作内容

1

第七学期10-11周

与导师见面,确认选题

2

15-18周

阅读相关参考文献,了解课题背景

3

第八学期1-4周

撰写开题报告;与导师商谈论文思路

4

5-14周

撰写论文并修改

5

15-16周

论文定稿、上交

6

16-17周

根据导师建议准备答辩

7

17周

论文答辩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