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写作本论文的目的及意义在于:霍桑的作品的主要特点就是擅长运用象征手法。
《红字》则运用的最为典型。
红字符号在作品中以不同的方式出现在读者的眼前,贯穿整部小说并象征着不同的含义,深层次的体现了每个主人公的思想,表现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具有十分重要的文化价值。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2.1国外研究状况
1989年唐纳德(Donald J, Greiner)的《身体与灵魂:约翰厄普代克和红字》(Body and Soul: John Updike andTheScarletLetter.)驳斥了霍桑认为身体和灵魂是分离的观点。1997年迈克尔,邓恩(Michael, Dunne)的《电影上的红字:九十年的修正》(TheScarletLetteronFilm: Ninety Years of Revisioning.)主要讲述纳撒尼尔霍桑的小说《红字》的电影改编。评论家们普遍谴责罗兰约菲1995年的电影版;纳撒尼尔霍桑1850年的浪漫爱情电影的适合性。21世纪以来,学术界对小说中的人物及场景展开分析。劳拉安,布朗(Laura Ann, Brown)的《纳撒尼尔霍桑的红字中植物群的象征意义》(Thesymbolismof flora as plantedin Nathaniel Hawthorne's "TheScarletLetter",2010)通过对纳撒尼尔霍桑在《红字》中巧妙地安排特定植物品种的方式进行考察和探讨,旨在培养和丰富其主题,丰富其人物形象。2010年丹尼尔, 曼哈姆(Daniel, Manheim)的《珠儿戴在红字上的金项链》(Pearl's Golden Chain inTheScarletLetter.)探索了一个场景的意义,在这个场景中,船长给了珍珠一个金链。作者认为, 金链并不代表物质财富积累的奴隶贸易, 提供另一个视角: 金链的形象是在17和18世纪流行和霍桑使用图像关注犯罪和缺乏纯度的主题。2018年拉姆丁诺尔-特赫拉尼(Ramtin Noor-Tehrani)的《红字: 秀超验主义与反超验主义的美国早期世界线》(TheScarletLetter: EmbroideringTranscendentalism and Anti-transcendentalism Thread for an Early AmericanWorld.)更是丰富了学术界对于该小说的研究。
2.2国内研究状况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
关于《红字》的象征意义,本文将从红字A的多重象征意义,小说中重要人物的象征意义,以及场景的象征意义这几方面来详细阐述象征这一手法在《红字》中极好地运用。同时,我也将结合电影的分析视角,对于这几要素进行深入分析,发掘出更深层的内涵。
研究计划:
4. 研究创新点
本文的创新在于结合电影的人物分析视角对纳撒尼尔霍桑在《红字》中的象征主义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探讨其意义和艺术价值。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A Comparative Study of 360°Feedback and Balanced Scorecard in Performance Appraisal开题报告
- On Zhang Peijis Prose Translation from the Angle of Domestication and Foreinization开题报告
- On the Translation of Humourous Language in Friends开题报告
- A Study on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Expressions with “打”and Their Cultural Reflections开题报告
- A Contrastive Study on Metaphorical Unit Noun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and Their Translation开题报告
- On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Government Documents under the Principle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开题报告
- An Analysis of Silence in English Classrooms of a Chinese University开题报告
- An Analysis of the Wording Errors of English writing in a Junior Middle School开题报告
- The Inspirations for English Teaching in Chinese University from Dead Poets Society开题报告
- A Cognitive-pragmatic Analysis of US Foreign Policy Discourse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