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总字数:1429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绿山墙的安妮》是加拿大女作家露西莫德蒙格马利创作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908年。
小说讲述了纯真善良、热爱生活的女主人公小安妮,自幼失去父母,11岁时被绿山墙的马修和玛丽拉兄妹领养,但她个性鲜明,富于幻想,而且自尊自强,凭借自己的刻苦勤奋,不但给领养她的老兄妹带来春天一般的生机,也赢得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和友谊。
《绿山墙的安妮》是一部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的儿童成长小说。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国外研究状况国外学者对《绿山墙的安妮》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中后期,盖伊,卡罗尔(gay, carol)的《儿童之光:重返绿山墙》(kindred spirits all: green gables revisited)综合分析安妮这一人物特点,对安妮生活环境的描写进行了分析。
戴维,弗兰克(davey, frank)的《蒙哥马利与加拿大文化》(l. m. montgomery and canadian culture)解析了蒙哥马利的写作特色及其作品所体现的加拿大文化。
二十一世纪以来,关于蒙哥马利的安妮研究出现了不少新角度的切入,美国研究者艾米莉科密尔(emily comil)的《〈绿山墙的安妮〉与变动中的乡村女性》(annie of the green gables and the changing rural women)探讨了当时的田园生活与乡村女性生存情况变迁的关联。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 本文将从浪漫主义角度来解读《绿山墙的安妮》书中的自然意象,主要从水、树、花三个方面的自然意象来探究小说的风景描写效果及其对人物性格体现的作用。
研究计划:(1)准备阶段 2018年10月1日-12月31日 搜集资料,定题,完成论文提纲,提交任务书和开题报告(2)撰写阶段 2019年1月1日-3月31日完成论文初稿(3)修改阶段 2019年4月1日-5月27日 完成论文修改(4)答辩阶段 2019年5月28日-6月8日 论文校对和答辩(5)归档阶段 2019年6月9日-6月12日 论文总结和归档
4. 研究创新点
本文将从浪漫主义角度来解读《绿山墙的安妮》作品中景物描写所运用到的自然意象,主要分析作品中水、树、花三个方面的自然意象。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On the Linguistic Features of Public Signs and Their Translation Strategies开题报告
- On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Chinese Political Essays开题报告
- On Jane Eyre’s Female Consciousness开题报告
- A Study of the Gothic Element in Harry Potter Series开题报告
- On the Listening Barriers(0bstacles) in English-Chinese Interpretation and its Solutions 英汉口译中的听力难点及解决方案开题报告
- 《英语口语学习焦虑研究-以南京中医药大学英语专业学生为例》A Study of Oral English Learning Anxiety-A Case Study of English Majors in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开题报告
- 口译初学者口译笔记特征与交替传译质量关系的实证研究(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eatures of note-taking and the quality of consecutive interpreting)开题报告
- 从跨文化交流角度看汉语习语的英译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Idioms From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Perspective开题报告
- Gender Differences: Factors that can not be Ignored in Primary School English Teaching学生性别差异对小学英语教学的影响开题报告
- 对詹姆斯·乔伊斯《伊芙琳》中隐含作者的探究 An exploration of the Implied Author in James Joyce’s Eveline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