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应变幅值下P92钢在多种蠕变疲劳载荷下的变形行为研究文献综述

 2023-04-12 03:04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1.1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为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现代高端工业装备设计与制造正朝着高参数的方向发展[1]。

超超临界(USC)发电技术正是通过提高蒸汽参数来获得更高的发电效率,进而实现煤的清洁利用。

然而,超高的蒸汽温度和压力对主蒸汽管道等关键高温装备的抗蠕变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近年来虽然风电和光伏发电快速发展,但其间歇性发电特点决定了无法提供大规模稳定电力,与之并网的火力发电机组必须承担繁重的调峰任务,连续调峰和频繁开停车又给USC机组带来了复杂的疲劳载荷作用。

因此蠕变疲劳交互(CFI)作用是造成高温装备过早失效的主要原因[2],马氏体耐热钢P92钢,由于其良好的抗高温氧化特性、抗高温蠕变特性、更高的导热系数、更低的热膨胀系数以及较强的抗应力腐蚀开裂特性,被广泛地应用于超超临界发电厂的主蒸汽及再热蒸汽管道中。

因此,开展P92钢的蠕变疲劳行为研究对主蒸汽管道等高温部件的设计制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也是实现USC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有力保障。

然而,我国关于蠕变疲劳的研究起步较晚,这成为阻碍我国在关键核心装备设计制造方面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主要障碍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大部分的蠕变疲劳试验都是基于纯应变控制的蠕变疲劳载荷,即蠕变损伤产生于应变保载期间的应力松弛。

但是,由于传统应变控载荷是通过应变保载期间的应力松弛引入蠕变损伤,容易导致蠕变损伤饱和,难以形成蠕变损伤主导的蠕变疲劳失效模式[3]。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