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先修课慕课的内容分析与质量评价文献综述

 2023-09-11 10:09

文献综述

(一)研究背景

1、时代背景

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潜力的重要标志。随着时代的发展,各个国家地区的重视,高等教育的规模得到不断扩大,当前亚太地区的高校入学率为50%,近年来该数据还在不断攀升,已提高至1.12亿。[1]然而,这也使得教育资源发生倾斜,许多家庭经济能力有限且成绩不突出的学生无法受到高等教育。因此,以慕课为主要形式,具有高入学率、高灵活性以及较为低廉价格的在线教育,应运而生。以慕课为主要形式的在线教育是互联网技术与高等教育的一次融合,它将教学主体由教师转向学生,为学习者提供了快速获取优秀教育资源的便利条件,不仅弥补了传统教育的不足,而且缩小或者避免因为信息技术的发展可能导致的数字教育鸿沟。因此,要努力抓住慕课战略的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同时推动慕课等在线开放课程的发展,这对激发学习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受益面,将中国的高等教育、网络教育与世界接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经济背景

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与智能手机的普及推动我国在线教育的发展,据2017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到1.44亿,其中手机在线教育用户规模为1.20亿;我国经济持续发展,三四线城市的人均收入日益提高,然而教育资源却没有跟上,导致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持续增加,我国在线教育有了充分的发展空间;政府也在大力引导在线教育的发展,2018年政府报告中提出:要做大做强新兴产业集群,实施大数据发展行动,在教育等领域推进“互联网 ”。近日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即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建成“互联网 教育”大平台,因此发展以慕课为代表的在线教育有重要意义。[2]

3、教育背景

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家“互联网 ”战略的提出以及同各传统行的逐步融合,“互联网 教育”的模式给传统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以慕课为代表的在线学习的应用,相较于传统教育而言,在线学习打破了时空界限,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学习。除此之外,借助网络平台来进行的线上学习结合线下老师的讲解、讨论和答疑形成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开展,能充分地调动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进一步结合,将“课内”与“课外”、“线上”与“线下”更好地联系起来。因此,以慕课为代表的在线学习与高等教育的结合对学习形式的多样化、学习主体的多元化、学习空间的泛在化有重要意义。

4、政策背景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教学模式和在线学习方式发生变革,由传统的固定时间、地点学习转变为脱离时空限制的“泛在学习”,即可以基于智能终端设备获取的所需学习资源,享受无处不在的学习服务。这一特点使得在线教育受到广泛关注。国务院在2015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 ”计划,并将“互联网 ”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探索网络化教育新模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促进教育公平;在《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 ”行动的指导意见》 [国发 (2015) 40 号]中提出探索新型教育服务供给方式,鼓励互联网企业与社会教育机构根据市场需求开发数字教育资源,提供网络化教育服务;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 更是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3]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