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理念下《生命的壮歌——蚁国英雄》教学设计文献综述

 2023-09-11 10:09

一.文献综述与调研报告:(阐述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参考文献)

(一)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生命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走进课堂,近年来已成为众多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也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但在研究的视角上,它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目前国内对生命教育的研究倾向于从“预防自杀”而不是从“发展”的视角看生命教育,而且缺乏可操作性;目前把生命教育单独作为一门德育课程来实施研究的比较多,而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的较少;绝大部分学科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直接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会节省较多时间,而要单方面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则要另调整课程时间安排,会比较浪费时间;从现实来看,生命教育体验和课堂教学渗透研究中仍然存在“结合模式单一,定位不够清晰,特色不够鲜明,不能有效渗透常规教学,与课程融合度不高”等问题。科学教学与生命体验的融合有效性不高,未能明显地凸显生命的意义,实现个体生命的升华。(二)相关概念界定

1.生命教育

不同教育专家、学者对生命教育的内涵见解不同,华特士将生命教育定义为,一套教育系统,它和生命本身有相同的目标;在心灵与心智、身体与精神的各个层面上逐渐进步,变成比较平衡、成熟、有效率、快乐、和谐的人。冯建军认为,生命教育是基于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促进人的发展,提升生命质量,要敬畏生命、珍视、保护生命、体悟价值与智慧人生、解放儿童、使生命教育融入生活并充满人文关怀 。张云认飞认为,生命教育是指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生命价值,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激发学生对终极信仰的追求,滋养学生的关爱情怀。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他们的共同点在于都强调生命发展的重要性,重视生命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重要意义。不同之处在于,华特士将生命教育视为一套培养人和谐发展教育系统;冯建军注重生命化的教育特征,即生命教育融入人文关怀;张云飞更进一步从生命的价值的角度去理解人文精神中的关爱情怀。综合以上观点,本研究认为,生命教育是以生命为核心,以教育为手段,倡导认识生命、珍爱生命、尊重生命、享受生命、提升生命质量,从而获得生命价值的一项培养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终身教育活动。正确处理个体生命与教育的关系,是生命的基础性教育课题。

2.教学设计

郝建平在《教学设计的概念》一文中对布里格斯(Leslie J.Briggs)提出的“教学设计”的概念进行了罗列——“教学设计是分析学习需要和目标以形成满足学习需要的传送系统的全过程。”所谓“形成传送系统”指的是:教师如何收集、分析、组织、整合、编制必要的教学信息。

国内学者乌美娜在《教学设计》一书中同样也给出了“教学设计”的概念:“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

笔者通过查阅前人的文献资料,结合自己对“教学设计”的认识,提出了自己对“教学设计”的理解。笔者认为,教学设计是以现代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为依据,科学运用系统的方法,前期对学习需要、学习内容、教学对象和学习环境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教学目标或教学对象的达成目标,为达到教学目标或达成目标而对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媒体、教学流程、教学评价等教学诸要素和环节进行分析、规划和制定的过程,最终建立出一套教学方案,以解决教学问题和增强教学对象的学习动机。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