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游客视角的乡村民俗文化展示“真实性”研究—以汤山七坊为例开题报告

 2022-01-30 07:0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本课题的意义

农业文化遗产对于保存具有全球重要意义的农业生物多样性、维持可恢复生态系统和传承高价值传统知识和文化活动具有重要作用,它更强调人与环境共荣共存、可持续发展。一般的农业文化遗产分为遗址类、工程类、景观类、文献类、技术类、物种类、民俗类、工具类和品牌等9大类,民俗类农业文化遗产作为农业文化遗产的重要分支之一,而其作为乡村旅游开发重要的资源对于发展乡村旅游有着重要的意义。民俗类农业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在生产民俗、生活民俗与民间观念。民俗文化展示将这些资源以舞台表演的方式展示给旅游者,使旅游者了解当地特有的民俗文化,然而,游客在旅游地游览不仅为观光,更为了寻求某种真实体验,期望所见所闻是真实的,因此民俗文化与旅游开发和谐发展就显得相当重要。

汤山七坊总体规划整合了油坊、酱坊、糕坊、面坊、豆腐坊、炒米坊和粉丝坊等7个作坊为主的工艺展示游览,并且建设道路,疏通河流,整修屋舍,增加基础游览设施等,大力发展民俗文化旅游。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民俗类农业文化遗产的特征和旅游价值,结合汤山七坊现状的旅游展示方式和开发现状,由游客角度研究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对我国传统农业工艺的保护和乡村旅游的发展以及民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国内外研究概况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农村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这种系统与景观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且可以满足当地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发起的一项大型的国际计划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其目的是建立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及其有关的景观、生物多样性、知识和文化保护体系,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和保护,使之成为可持续管理的基础。2011年底,FAO己在全球11个国家评选出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16个传统农业系统作为保护试点。

农业遗产旅游涉及村庄旅游、节庆旅游、民俗旅游、生态旅游、体闲旅游、养生旅游、健身旅游、修学旅游等各专项旅游产品,在有些地方还包括民族旅游。而农业遗产旅游产品的核心价值是农业遗产的原真性、独特性和完整性。因此,农业遗产旅游必须依托于乡村区域,其建立基础为传统的耕作和养殖方式及与此相关的各类民俗活动,从根源上要求实现可持续发展。目前,针对农业文化遗产旅游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在农业文化遗产的相关概念和价值内涵方面,已经有许多研究,研究农业文化遗产的特征和价值内涵是农业遗产旅游的重要的依据。首先,孙业红等认为农业文化遗产具有特色明显、分布范围广、脆弱性和敏感性高、可参与性和复合性强等特征,并作了解释4。之后,闵庆文等从农业文化遗产地的聚落属性、社会属性、经济属性、文化属性和生态属性等方而,全而分析了农业文化遗产地的旅游价值,初步设计了三种旅游开发模式5

相对于农业遗产旅游产品开发方面,农业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开发,应该遵循生活化、教育化、参与性、品牌化、综合化的开发方向,以不同的农业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出各种各样的遗产旅游。由此,李永乐等认为传统稻鱼共生系统农业文化遗产所在地蕴含多种旅游资源:山水景观旅游资源,农耕文化旅游资源,田鱼文化旅游资源,

华侨文化旅游资源、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和传统村落旅游资源。依托这些资源,可以开

发多种类型的旅游产品11。另外,Nugent对也门丰富的农业遗产进行了回顾和分析,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2

从东道主和旅游者方面,发展农业文化遗产旅游不仅要依靠农业遗产旅游的管理者的管理还要有旅游者的参与,他们在旅游的开发和保护中是必不可少的。王献溥等6从游客态度角度对农业遗产旅游开发做了相关研究。Daugstada 等认为,活态的农业和文化遗产密切相关,在这个系统中,农民应该是主要的管理者1

在旅游保护和开发方面,贺剑武认为应建立生态博物馆的旅游开发模式,以典型的农业复合生态系统为基础,以当地少数民族文化现象为基本内容,以原汁原味的当地活态人文遗产为展示重点,与少数民族村寨发展相结合9。另外还有王欣等探讨了对农业遗产进行旅游开发的特殊性,确定了在保护遗产的使命之下进行旅游开发的方式,青田农业遗产旅游是一种综合型的生态旅游,而且以社区旅游的模式来组织旅游活动较合理7

另外是关于民俗类农业文化遗产旅游真实性的研究,民俗类的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大多是带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民族文化研究,高燕从游客对真实性的感知入手,分析了不同游客对旅游中民族文化真实性感知的差异[12]。任禅娟分析了 舞台真实的理论,认为原生型民族村寨的舞台化是一种有效的旅游开发办法[13]。张文芬以彝人古镇是模仿式的,它没有原生文化系统却以彝族文化为依托,不是真实的传统古镇却给游客真实的旅游体验,所以,模仿式古镇的开发是值得倡导的,只是在开发时必须遵循文化的本质,避免文化因旅游而变迁或遗失[8]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中大都会把当地的节庆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来打造,以此作为展示当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李春霞和彭兆荣将以彝族火把节为例, 分析这种度日如年的旅游开发之利弊,提出节庆资源开发需要遵循的原则[3] 。另外,王林从旅游者通过对古镇居民行为景观、日常生活、习俗惯制、岁时节令等民俗文化的体验, 达到对古镇价值的全面理解。从某种意思上来说,原真性古镇民俗文化是古镇文化遗产的精髓。对当地居民原真性民俗文化的关注, 可以唤起民俗文化的自觉意识, 促进古镇旅游的开发与保护[10] 。之后,孙九霞认为岜沙旅游中的文化原真性内涵涉及旅游活动的多元主体,各外部利益相关者对原真性均有不同的理解和诉求,同时也在不断地建构与重塑着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原真性[14]

现如今,关于农业文化遗产的研究越来越广,其中研究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和价值内涵以及从游客和东道主角度研究农业遗产旅游的研究较为丰富,相对的在遗产旅游产品开发和遗产旅游保护与开发方面的研究较少,而关于民俗类农业文化遗产旅游真实性的研究比较多的是民族文化的和古镇文化的遗产旅游研究,对于乡村文化展示手工艺和生产方式的这些方面的研究较少。

应用前景

关于真实性的研究一直受到关注,近年来越加火热,而农业遗产旅游研究是近10多年开始的,对这个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主要是从农业遗产旅游的概念和价值内涵、旅游保护与开发以及旅游产品等方面的探讨。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旅游业的发展,当前许多农业文化遗产正面临着保护与旅游开发的两难困境。而要发展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就要保持农业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因此农业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

必须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本文将从民俗类农业文化遗产旅游的真实性这一大框架下进行研究,基于游客的角度,研究乡村民俗文化展示的真实性,并结合具体的乡村旅游景点进行研究,体现了民俗文化在农业遗产旅游的重要性,它是对农业遗产旅游真实性研究的扩展,不仅有利于提升游客文化遗产旅游的品质,而且有利于加强文化遗产自身的保护,且对乡村旅游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DAUGSTADA K ,RNNINGENA K,SKAR B.Agriculture as an upholderofcultural heritage?

Conceptualizations and valuejudgementsA Nor-wegian perspective in international context[J].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2006,22( 1) : 67-81.

[2] JEFFREYB,NUGENT.Yemeni agriculture:Historical overview,policylesons and prusects.[J]

Research in Middle East Economics,2003,:257-288.Nugent( 2003)

[3] 李春霞,彭兆荣.彝族都则(火把节)的仪式性与旅游开发[J].旅游学刊2009,2(4):

79-84.

[4]孙业红,闵庆文,成升魁,等.农业文化遗产的旅游资源特征研究[J].旅游学刊,2010,25(10):57 -62.

[5]闵庆文,孙业红,成升魁,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旅游资源特征与开发初步研究[J]. 经济地理,2007(5):856 -859.

[6] 王献溥,于顺利,陈宏伟.青田县传统稻鱼共生农业系统及其发展措施[J].浙江农业科 学,2006(5):492-494.

[7] 王欣,闵庆文,吴殿庭,等.基于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研究以青田稻鱼共生农业系统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25(5):63-67.

[8] 张文芬.模仿式古镇旅游的真实性创造以云南省楚雄州彝人古镇为例[J].云南电大学报,2012,14(2):45-48.

[9] 贺剑武.广西少数民族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以桂林龙胜龙脊梯田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 19):10300- 10302

[10] 王林.原真性民俗文化之于古镇旅游的价值以广西大圩古镇为例[J].青海民族研究,2008,19,(1):40-43.

[11] 李永乐,阂庆文,成升魁,王旭海.世界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6):4900- 4902.

[12] 高燕.旅游者对民族文化真实性感知的差异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2006(1):182-186.

[13] 任婵娟.基于舞台真实理论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一一以原生型民族村寨为例[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9(1):44-52.

[14] 孙九霞.外部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族群文化原真性研究以从江岜沙苗族为例[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3,(1):18-25.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研究的目标

本文通过大量资料和翔实的数据收集整理,在研究民俗类农业文化遗产旅游的真实性这一背景下,从民俗类农业文化遗产旅游的民俗特征和旅游价值可知民俗文化对旅游地的重要性。结合个案分析,对南京汤山七坊的旅游开发现状和游客对旅游地真实性的感知度满意度的展开调查,发现乡村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根据问题运用旅游开发中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方式,为民俗文化保护和乡村旅游开发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应的民俗文化和旅游开发的策略。

研究的内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根据汤山七坊的情况,设计调查问卷200份,就真实性问题游客对汤山七坊的景观建筑、作坊工具和旅游产品等方面的感知度和旅游满意度进行调查,了解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真实性感知情况。

2、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期刊网及百度搜索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农业遗产旅游的研究情况,对所得到的资料和信息进行整理、归纳和总结,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3、实地考察法

对南京汤山七坊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它的基本发展概况和旅游价值,以游客的身份感受当地的旅游,使之对农业遗产旅游旅游资源有感性的认识,为研究顺利实施建立根据。

技术线路

基于游客视角的民俗文化展示真实性研究以汤山七坊为例

文献收集

民俗类农业文化遗产的特征及其旅游价值

汤山七坊调研结果分析

旅游开发与民俗保护


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1、思路可行性

对于真实性的研究一直备受关注,国内外的研究也很多,近年来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兴盛,其中民俗类的较为引人关注,本文通过大量资料和翔实的数据收集整理,从民俗类农业文化遗产旅游的民俗特征和旅游价值,再结合个案分析,发觉乡村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相应的民俗文化和旅游开发的策略。此思路符合先发现问题然后再解决问题的研究模式,因而是可行的。

2、搜集信息和资料的方法可行

互联网的发展使大量的信息资料被广泛的传播和利用,人们可获取的信息资料极为方便的同时丰富和全面,尤其是中国期刊网的出现极大的方便了对研究文献资料的查寻,通过互联网了解各种问题的研究成果和前沿信息已经成为当前学术界的重要研究手段。本研究通过互联网了解有关的信息和资料,然后再经过二次文献、三次文献等能够获取更全面、更权威的信息资料,此种文献的来源方法易于操作简便易行。

4. 研究创新点

特色或创新之处

近来,有关遗产旅游真实性的研究越来越多,且农业文化遗产旅游也越加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在搜索资料与文献时,发现大多研究内容是对农业遗产旅游的概念、旅游价值、旅游保护和开发的研究,相对而言对其真实性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文是从民俗文化展示的真实性出发,研究关于农业文化遗产旅游的真实性。由于民俗文化的展示方式对于旅游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以什么样的展示方式来使得民俗保护和旅游开发能够和谐发展,是乡村旅游开发要着重考虑的。文章还通过具体的旅游景点南京汤山七坊作为研究地,从游客角度分析其民俗文化展示的真实性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研究计划及预期进展

2013年4月2013年10月 ,与指导老师进行沟通,确定论文题目,收集相关材料,撰写文献综述。

21013年11月2013年12月,撰写开题报告。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