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PAHs污染强度下土壤-根表-植物系统中的细菌降解功能开题报告

 2022-01-31 09:0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1.1 研究意义

多环芳烃(pahs)是土壤环境中常见的一种有机污染物,多具有三致效应,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存在很大的危害,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其污染面广,近年来污染强度呈逐渐增大的趋势。自从20世纪60年代首次发现一株土壤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对pahs的降解作用后,微生物修复成为清除环境pahs污染的有效手段[1]。

土壤中的pahs可以通过植物进入食物链,在食物链中富集并最终危害人体健康,而根系是植物吸收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一个主要途径,根表则是植物根系吸收pahs等有机污染物的窗口。自然条件下,大多数根际细菌可定殖在植物根表并形成细菌生物膜[2],以协助植物抵抗外界的不良环境或促进植物生长[3]。pahs在被植物根系吸收的过程中,多需经过根表细菌生物膜这一特殊界面。但至今为止,pahs污染下土壤-根表-植物系统中的细菌群落结构和降解功能尚不清楚。

基于此,本项目拟以pahs为目标污染物,采集自然条件下污染环境样品,利用土培体系研究不同浓度pahs污染下土壤-根表-植物系统中的细菌群落结构,并探讨其对pahs的降解能力。研究结果可为从pahs污染区植物-根系系统中分离筛选pahs降解功能菌群提供参考,并为利用植物-根系微生态系统调控植物吸收代谢pahs提供理论依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2.1研究目标与内容

明确pahs污染下土壤-根表-植物系统中的细菌群落结构和降解功能。

以pahs为目标污染物,采集自然条件下污染环境样品,利用土培体系设计一系列不同浓度pahs污染条件种植植物,分不同时间采集土壤、根表和植物样品,利用梯度稀释涂布平板法计可培养细菌总数,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细菌总数进行计数并对其中的pahs降解基因进行精确定量;同时利用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的高通量测序分析其中的细菌群落结构。

2.2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pahs污染下土壤-根表-植物系统中的细菌群落结构;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3.1研究方法

自然条件下的样品采集拟采用五点采样法;实验室条件的不同pahs污染浓度设置拟采用温室盆栽实验;植物和土壤中菲含量检测拟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细菌计数拟采用梯度稀释涂布平板法和荧光定量pcr技术;细菌群落结构分析拟利用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的高通量测序分析;细菌群落对pahs的降解潜力分析拟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pahs降解基因进行精确定量。

3.2技术路线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4.特色或创新之处

本项目在实验室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以PAHs为目标污染物,采集自然条件下污染环境样品,利用土培体系研究不同浓度PAHs污染下土壤-根表-植物系统中的细菌群落结构,并探讨其对PAHs的降解功能。研究结果可为从PAHs污染区植物-根系系统中分离筛选PAHs降解功能菌群提供参考,并为利用植物-根系微生态系统调控植物吸收代谢PAHs提供理论依据,进而为防治土壤有机污染、减低作物污染风险以及保障农产品安全等提供参考。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5.研究计划及预期进展

2019年12 月至2020年2 月:查阅文献,设计实验方案

2020年 3 月至2020年 4月:野外土壤样品采集和温室盆栽实验;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