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奉节某大桥设计开题报告

 2021-11-16 11:1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1.1目的及意义

本次毕业设计要求我们对大跨度桥梁的设计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通过拟定方案来了解各种桥型的结构特点、受力特性、目前的发展水平、经济性、还有各种桥型所适用的地形地貌条件和地址条件。掌握桥梁的布孔原则,并且通过多个方面来进行方案的比选,最终确定最优方案。同时培养我们对桥梁结构的分析和计算能力,理解并掌握桥梁结构计算理论,学会利用专业和通用软件进行桥梁上、下部结构的设计计算,熟练掌握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原理和步骤,并熟练使用autocad绘制施工图。本设计的另外一个目的是通过设计一个实际项目工程,切实掌握桥梁设计的内容和过程,为今后的读研或工作打下基础。另外,本次设计还可以巩固所学专业知识,查漏补缺,进一步梳理和完善知识体系,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毕业设计,还能培养我们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2.1基本内容

1、熟悉毕业设计任务书,了解桥位地形、气候和地质特点,查阅同地区类似地形的可参考的设计方案

2、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各桥型特点,完成桥型方案必选。尽量提出较多的可行性桥梁设计方案(至少三个),通过比较,得出推荐方案,完成桥梁方案的布置图。

3、根据初步设计方案,利用桥梁结构分析软件,建立桥梁结构计算模型,完成结构内力计算、钢筋设计和截面验算。

4、利用AutoCAD软件绘制桥梁(主要为上部结构)的施工图纸,完成该桥型初步施工方案的设计工作。包括主体结构的一般构造图、主体结构的钢筋布置图。

5、查阅相关资料,所涉及参考文献不少于10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2篇;翻译与设计任务相关的英文文献1-2篇。

6、编写设计说明书,复核材料,准备答辩。

2.2、技术方案

2.2.1设计资料

1)概述

拟建大桥位于重庆市奉节县草堂镇七里村境内,呈255°走向展布。本桥跨越蔡家包东侧一条近南北走向的溪沟,有渝巴(重庆~巴东)公路,在桥址北側约1.5公里隔石马河西岸通过,与其相接的村级简易路在桥址中部溪沟沟床横穿而过,交通相对较为方便。

2)地形、地貌

桥址区属构造溶蚀、剥蚀深切谷地斜坡地貌区,地表为缓陡相间的折线型斜坡,近桥址区内最大地面标高在340m左右,溪沟河地面标高在264m,相对高差76m,切割深度大。自然坡度36°~42°,坡面植被不发育,有少量灌木。该桥跨越一条近南北走向的“U”型冲沟,东桥台临冲沟方向山坡自然坡度约42°,西桥台临冲沟方向山坡自然坡度约36°。

3)地质

桥址区出露地层主要为三迭系中统巴东组第一段(T2b1)、第二段(T2b2)及第四系残坡积层(QeL dL);其中第二段(T2b2)分布于桥址大部分区段,第一段(T2b1)仅分布于桥址中部溪沟两侧。

桥址区内地层岩土层工程地质特征分述如下:

2-2残坡积亚粘土、碎石土(Qel dl):褐黄色,湿,稍密状,不均匀地充填20%~30%的粘性土,碎石成分为泥灰岩、灰岩,呈棱角状,碎石大小一般为3~5cm,最大10cm;主要分布于桥址西段,层厚0.30~4.60m;局部地段上部分布有厚度不大的可塑状亚粘土。

2-2强风化泥质粉砂岩夹泥岩(T2b2):紫红色,粉砂质结构,层状构造,泥质胶结,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及粘土矿物,裂隙较发育。该层主要分布在桥址东西两侧,钻孔揭露厚度1.30~1.80m。

2-3弱风化泥质粉砂岩夹泥岩(T2b2):紫红色,粉砂质结构,层状构造,节理、裂隙发育,岩石总体完整,局部破碎。钻孔揭露最大厚度21.40m.

2-2强风化泥灰岩(T2b2):灰绿色、风化强烈、原岩结构依稀可见,岩石较破碎呈半岩半土状,钻孔揭露厚度3.50m。

2-3弱风化泥灰岩夹粉砂质泥岩(T2b1):灰~灰绿色,层状构造,节理、裂隙发育,方解石呈脉状充填,有溶蚀小孔,岩石完整性欠好,钻孔揭露最大厚度31.20m.

4)地震

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区内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按《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及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区与地震基本烈度对照表,桥址区地震基本烈度为VI度。

根据国家科委组织的“三峡库区地壳稳定性与水库诱发地震问题”的专题研究认为:三峡水库蓄水后诱发地震的可能性是存在的。考虑工程的重要性,依据《公路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的有关规定,拟建蔡家包大桥按地震基本烈度7度设防,则其设计地震动峰值加速度a=0.1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T=0.35s。

5)水文

地表水:桥址区地表水稍发育,桥梁所跨的“U”型冲沟为常年性溪流,勘察期间流量0.8~1.20m3/min,由南向北汇入石马河。地表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用于农田灌溉、生活用水,一部分沿基岩裂隙下渗,转变为地下径流。洪水位随降雨量大小而变化,在降雨季节具暴涨暴落水位变幅较大之特点,据调查最高洪水位可达0.85米(以桥址处沟床平均标高为准),拟建蔡家包大桥桥位较高,不受水位控制。

地下水:区内地下水主要有松散岩类孔隙水及基岩裂隙水两种类型,含水地层为上部第四系残坡积碎石土和巴东组第一段(T2b1)泥灰岩夹粉砂质泥岩,第二段(T2b2)泥质粉砂岩为隔水层弱透水性。受地形条件、裂隙发育程度及补给源的控制,水量较贫乏;勘察期间,在钻孔内测得地下水位0~9.20m。区内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垂直入渗补给,总体径流方向由南向北,主要以地表径流水和裂隙下降泉的形式排泄于桥址区北侧的石马河,由于桥位处于斜坡之上且地面标高较高,区域侵蚀基准面标高较低,故地表、地下水径流条件较好。

区内地下水径流条件较好且水量较贫乏,对拟建桥梁墩、台基础施工影响不大。

据线路段所取水样简分析结果,桥址区地表、地下水对砼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

6)气象

桥址地处亚热带湿润区,其特点是春天回春早,但不稳定,常出现低温阴雨及寒潮;夏季长,气温高,降雨量多而集中,间有洪涝,且多伏旱;秋季气温下降快,常阴雨连绵;冬季短,气候温和而少霜雪。多年平均气温16.5℃,极端最高气温43.1℃(7月),极端最低气温-9.2℃(1月),月平均最高气温29.5℃,月平均最低气温2.2℃。多年平均降雨量1049.3mm,年最大降雨量1356.0mm,最大日降雨量199.0mm。平均无霜期305天,最长无霜期335天,最短无霜期275天。全年主导风向为北风,最大瞬时风速24.7m/s。

2.2.2初拟桥型方案

依据设计资料和设计技术标准,从总体布局、环境协调、技术先进性、施工可能性、景观要求和技术经济等多方面考虑后,按照“适用、经济、安全、美观”的桥梁设计原则,初步拟定以下三个桥型方案:

方案一:独塔双索面斜拉桥

1)总体布置

30 6×16 24 24 6×16 30=300m(独塔双索面斜拉桥)

图1 斜拉桥总体布置图(单位:cm)

独塔斜拉桥在河床地质、地形条件较好时,经济性比较好,可以省去一个桥塔,无索区比双塔斜拉桥长,拉索用量少;其次,其活载最大挠度发生在拉索区,对受力有利,受收缩徐变及温度梯度的影响较小;再次,其结构布置灵活,施工也比较方便,可采用悬臂浇筑、转体施工等方法。

2)结构尺寸

1. 主 塔:

桥面以上主塔顺桥向宽7m,桥面以下至承台逐渐过渡到16m。横桥向厚度为6m。桥塔总高度为170m,桥面以上高为113.3m。

图2 主塔(单位:cm)

2. 主 梁 :

主梁采用两个分离的箱体各自锚固于拉索,两箱之间则以横梁和桥面板连结,施工方便,由于采用双索面,横桥向两端各留1.5m进行拉索的锚固。此时,主梁顶面全宽27.5m,底宽18.5m,梁高1.8m,高跨比为1/100。其截面(A-A)形式见图:

图3 主梁截面形式(单位:cm)

3. 斜拉索:

斜拉索采用直径8mm的低松弛高强平行镀锌钢丝束。斜拉索外层防护采用热挤双层PE防护套,外层防护套的颜色可根据景观要求选用。斜拉索布置30m 16×6m 24m。全桥共设2×17对斜拉索。主塔两侧斜拉索的设计以避免产生较大的塔身弯矩为原则。斜拉索两端用冷铸锚分别锚固于索塔和主梁上。斜拉索与主梁上的耳板采用销铰式连接,通过耳板用高强螺栓与主梁连接,斜拉索中心线在耳板平面内摆动。

4.下部结构设计

主桥基础采用端承群桩基础。考虑到美观性,枯水期桩不外露,承台位置尽可能靠近最低水位,本设计取承台中心面与最低水位平齐。基础由16根直径为Φ1.5m的桩组成。

方案二:三跨连续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

1) 总体布置

方案取为三跨连续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主跨长200m,边跨长50m,采用对称布置。

图4 拱桥桥型总体布置图(单位:cm)

拱桥是我国公路上使用广泛的一种桥型,在竖向荷载作用下,两端产生水平推力,使拱内产生轴向压力,大大减小了拱圈的弯矩,应力分布均匀,跨越能力较大,拱圈的弧形使结构摆脱了单纯的直线组合,形式鲜活美观。

2) 结构尺寸

1. 拱肋设计

主跨采用中承式悬链线无铰拱,结构采用钢管混凝土桁架,六支桁式断面,沿拱轴拱肋采用变高度(拱脚钢管中心距8m,拱顶钢管中心距4m),预制宽度为4m,边拱拱肋采用上承式双肋悬链线半拱,计算跨径为50m,矢高为15m,矢跨比为1/3.33,每肋由高4m,宽4m钢筋混凝土箱梁组成,两肋间设有一组“K”字和一组“米”字钢管桁式架横撑,它们与边拱端部固结的预应力混凝土端横梁一起,组成一个稳定的空间梁系结构 。

图5 横梁外形及拱肋截面尺寸

2. 系杆及吊杆设计

系杆设计是拱桥中的一个关键问题,一方面要考虑系杆与拱肋的连接,保证系杆能很好的与拱肋共同受力;另一方面又要考虑系杆与行车道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桥面因阻碍系杆的受拉而遭破坏。该桥系杆布置箱梁的中间室内,两端锚固于边跨混凝土箱梁梁段横梁处锚体之上,锚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采用C50混凝土,锚体及拱座处埋设系杆预埋钢管。

吊杆在同一截面内设置双吊杆,以有利于拱肋横向稳定。一般吊杆间距为4~10m,吊杆间距初步拟定为5.0m,全桥共设57对吊杆。每根吊杆采用Φ7的低松弛钢绞线,采用双层HDPE全防腐体系,双层HDPE之间设一隔离层,锚具采用OVM-LZM冷铸墩头锚,分别锚固与拱肋钢管顶端和箱梁锚固室内的腹板上。

3.桥台设计

由于地质条件影响,主跨的墩台,不仅要受承受强大的竖向荷载作用,还要承受水平推力,因此,其墩台设计尺寸较大,增加了下部结构的工程量,引桥两端设计成简单的U形重力式桥台,可由石块,混凝土砌筑,并用就地浇筑法施工.

方案三: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

1) 总体布置

随着交通运输特别是一级公路的迅速发展,对行车平顺舒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悬臂梁桥和T形刚构桥由于形变比较大的原因均难满足这个要求,超静定结构的连续钢构桥以其结构刚度大、变形小、伸缩缝少和行车平稳舒适等突出优点而得到迅速发展。与连续梁桥相比,连续刚构桥在墩顶处由恒载产生的弯矩要小,所以在特大跨连续梁体系桥中,一般考虑采用连续刚构桥。变截面连续刚构桥立面多采用不等跨布置,边主跨比一般为0.5~0.692,梁底曲线可采用二次抛物线、折线和介于折线与二次抛物线之间的1.5~1.8次抛物线,其中抛物线的变化规律应与连续梁的弯矩变化规律接近。

本桥河床基岩埋深较浅,可以使用较大跨径以满足通航和泄洪要求。

本方案跨度组成为80 140 80=300m,这时边主跨比80/140=0.571满足要求。

图6连续刚构桥方案总体布置图(单位:cm)

2) 结构尺寸

1. 上部结构设计

主桥上部结构采用变截面箱梁,C50混凝土,桥梁宽度24.5m,箱梁顶板宽度取12.0m,底板宽取6.6m。根据《桥梁工程》通常梁性刚柔桥,支点处箱梁截面的高跨比在1/16~1/20之间,跨中截面梁高约为支点截面梁高的1/2.5~1/3.5,故本桥支点处梁高取7.5m,,跨中梁高取2.5m,跨中截面梁高为支点梁高1/3,。箱梁顶板厚取30cm,腹板及底板采用变截面,腹板厚度由墩跨中40cm厚逐渐过渡至墩顶60cm厚 , 底板厚度由墩跨中35cm厚逐渐过渡至墩顶80cm厚。梁高、底板厚度按二次抛物线变化,以满足受力及桥梁线形上的需要,腹板厚度按直线变化。本桥方案由于桥面宽度的要求,考虑采用单箱单室断面 ,单箱单室断面构造简单,受力明确,施工方便。

图7 连续刚构桥方案主梁横截面图(单位:cm)

2. 下部结构设计

主桥基础采用端承桩基础。主桥桥墩为双肢薄壁桥墩,主桥设4m厚钢筋混凝土承台。主桥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选择在枯水季节钻孔施工,主墩每墩桩数为12根,桩端入持力层厚度亦大于桩直径3倍。

3. 桥台设计

采用构造简单,费用较低的重力时桥台。

2.2.3方案比选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

主桥桥型结构

独塔斜拉桥(150 150)m

中承式连续钢管拱桥(50 200 50)m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80 140 80)m

主桥结构特点

主梁在斜拉索的弹性支承作用下弯矩值大大降低

自重小、承载能力大,耐久性好,泄洪能力强,但伸缩缝较多,行车舒适性一般

跨越能力较大,墩梁固结,结构刚度大、变形小、行车平顺舒适、伸缩缝少、抗震能力强

施工方法和难易程度

索力调整控制复杂,主梁悬臂施工,索塔爬模施工技术成熟,工期较短;引桥用预制架设,质量高,工期短

主梁采用移动模架施工,临时墩较多,影响通航;缆索架设拱肋时要修建临时索塔,工程量大

主跨跨度140m,跨度很大,对于悬臂施工技术以及所采用的材料有较高的要求,引桥预制吊装,质量易保证,工序简单

养护维修工作量

较大

较大

较小

经济性

主桥连续,行车平顺,拉索张拉复杂,后期养护费用高。

钢管混凝土拱受日照温差影响易脱空,上部结构造价较高,高墩造价也较高,并且后期支座养护费用较高。

上部结构造价较高,双薄壁造价相对前者较低,后期养护费用较低。

方案比选结果

比选方案

比选方案

推荐方案

经过以上技术、经济比较,将方案作为推荐方案三。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第1周(2月24日—2月31日)咨询指导老师关于毕业设计的准备工作。

第2周(3月1日—3月7日)熟悉毕业设计任务书,明确设计任务书及要求。

第3周(3月8日—3月14日)了解桥位地形、气候和地址特点,查阅同地区类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4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5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3362—2018)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8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