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对货币供给影响的实证分析开题报告

 2022-02-11 22:40:04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背景:

2005年马云在达沃斯论坛上提出“第三方支付”的概念,作为国内第三方支付行业的“领头羊”,他认为国内征信的缺失,导致交易的双方互不信任,而第三方支付的存在可以提高信用缺失条件下交易的成功率。第三方支付是互联网与金融结合的产物,,是互联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电子设备实现资金快速流转,记录资金的转入和转出,并很好地解决了电子商务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信任危机与安全问题。

2006年以来我国第三方支付发展迅速,从当年的406.7亿元的交易额,到2018年260232亿元的交易额,增长超过600倍,并且呈现继续上升的趋势。根据wind资讯终端的数据,2018年中国第三方支付总交易额达到124.69万亿元,相比2017年增长了58.5%,其中移动支付的交易规模为98.67 万亿元。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本文拟从第三方支付对基础货币、货币乘数和货币流通速度影响的角度出发,在理论层面,文章试图解释第三方支付使得货币供给内生性增加,基础货币可控性降低,以及其对货币乘数的影响;然后研究第三方支付对货币层次划分的影响,其高流动性使得不同货币层次的资产转换起来更加容易,挑战了现有的货币层次。在实证方面,文章通过时间序列分析的方法得出第三方支付对基础货币的影响程度;再通过货币乘数和第三方支付相关数据作时间序列分析得出第三方支付对货币乘数的影响程度。最后根据以上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得出结论。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理论与实证结合分析法、定性与定量结合分析法。 (一)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主要是对前任研究成果的总结,提炼出有关的研究结论,本文通过系统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全面分析第三方支付对我国货币供给量可能造成的影响。

(二)比较分析法。比较研究是经济研究中的常用方法,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联系的事物进行考察寻找异同。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陈雨露,边卫红.电子货币发展与中央银行面临的风险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2,(10):53-58

[2] 董昕,周海. 网络货币对中央银行的挑战[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 (07):21-25.

[3] 范武聪,陈孝明. 第三方电子支付发展对货币乘数的影响研究[j]. 浙江金融,2016, (08): 27-32.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2022学年第一学期17-19周,第二学期第3-6周资料收集及前期研究: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与论文有关的中外文献资料,进行理论综述,撰写前期研究报告,要求内容翔实、数据准确、图文并茂,不少于3000字;查阅与论文相关的英文文献,并翻译出6000英文字符以上的资料。

(2)2022-2022学年第二学期第7周:在前期研究报告的基础上,就学士学位论文的写作方案进行论证,并给出写作提纲,完成开题报告,约3000字。

(3)2022-2022学年第二学期第8-16周:撰写完成毕业论文,按照学校和学院的要求撰写毕业论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