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系统电子化对货币流通的影响开题报告

 2022-02-21 19:39:1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背景:随着互联网经济的飞速发展,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事务与互联网挂钩,其中最常见的莫过于支付方式的电子化。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已经习惯不带现金出门,通过第三方支付实现收付款。以支付宝为例,截至目前支付宝实名用户超过3亿,单日手机支付量超过4500万笔。不仅大众生活更偏向于电子支付,央行方面,网络支付业务增长迅速。2016年,银行共发生网上支付业务461.78亿笔,金额2,084.95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6.96%和3.31%; 支付机构累计发生网络支付业务1,639.02亿笔,金额99.27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9.53%和100.65%。毫无疑问的是,支付系统电子化使得支付变得便捷高效,甚至各大第三方支付平台为鼓励电子支付,以各种形式给予返现或优惠券等福利,纸质货币已经慢慢从人们视线中淡去。尽管支付系统电子化已成为大众支付的主流方式,但是其存在的安全隐患是不能忽视的。因此2015年12月,央行出台《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将用于第三方支付的账户定义为“支付账户”,并设定日交易限额。这一政策的出台同时也表明我国货币流通可能会受到冲击,货币政策的制定也将受到影响。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也越来越庞大,它会对我国货币流通带来怎样的影响,这是需要尽快研究的问题。第三方支付每年的交易总额增长迅速,而伴随其发生的金融风险问题越来越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阅读相关文献可知,目前对于第三方支付可能对货币流通产生的影响研究大都停留在理论方面,并且主要是支付风险、发展模式和监管的研究;探究第三方支付对我国货币流通体系的实证研究仅有一小部分,且以货币乘数或货币流通速度两个方向为主,为了全面分析支付系统电子化对我国货币流通体系的影响,本文选择从货币供应量、货币乘数和货币流通速度三个方面展开实证分析。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第1章支付系统电子化的概述1.1电子货币与电子支付是定义 1.1.1国内电子货币与电子支付的定义 1.1.2国外电子货币与电子支付的定义1.2电子支付发展现状 1.2.1支付活动与支付体系 1.2.2电子货币与电子支付1.3电子支付与传统支付方式的比较研究第2章货币流通理论分析2.1货币乘数理论2.2货币供给利率2.3货币流通速度理论第3章支付系统电子化对流通中现金的影响3.1支付系统电子化对流通中现金影响的理论分析3.2支付系统电子化对流通中现金影响的实证分析 3.2.1支付系统电子化对流通中的现金是否存在影响 3.2.2支付系统电子化对流通中的现金影响程度的实证分析第4章支付系统电子化对货币乘数的影响4.1支付系统电子化对货币乘数影响的理论分析4.2支付系统电子化对货币乘数影响的实证分析第5章支付系统电子化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5.1支付系统电子化对货币流通速度的理论分析5.2支付系统电子化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实证分析 5.2.1模型变量的选择 5.2.2模型设定及分析过程 5.2.3实证结果分析

结论

预期目标:通过对支付系统电子化与货币流通之间的关系探究,了解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机制,更客观、全面地认识货币支付电子化的经济意义,以及如何把握电子化发展的趋势,能够更好地配合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增长。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一是文献资料分析法。通读国内外学者关于支付系统电子化对货币流通影响研究的相关成果,以便了解其历史和现状,从而全面地、正确地掌握所要研究的问题。阅读后提取主要观点并形成自己的观点,为本次研究奠定理论基础以及积累大量实证材料。二是问卷调查法。围绕研究主体电子支付设计一系列问题,将问卷发放给不同年龄段的群体,使被调查对象更具有多元性。收回有效问卷,统计结果,分析各项结果背后可能的原因,为接下来的研究提供事实依据。

三是定量分析法。在收集足够多的样本数据基础上,利用计量经济学分析软件Eviews进行科学的计量分析,争取把支付系统电子化对货币流通的影响从货币供应量、货币乘数和货币流通速度多方面以量的形式表现出来,使人们对它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以便更加科学地揭示规律,把本质,理清关系,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

步骤:阅读相关文献,了解货币支付电子化对货币流通的理论影响→设计问卷,发放并回收有效问卷,分析数据→收集近几年电子化支付的数据以及货币流通相关的信息,分析数据,比对信息→得出结论,给出建议。

4. 参考文献

[1]方轶强. 支付系统的发展与货币流通速度变化分析[J]. 上海金融, 2009, (9): 27-31[2]周光友. 电子货币发展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基于协整的实证研究[J]. 经济学(季刊), 2006, (3): 1219-1234[3]周光友.电子货币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M].上海: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4]周鹏博. 关于电子支付对基础货币可控性影响的实证研究[J]. 金融发展评论, 2012, (4): 81-88[5]张文庆, 李明选, 孟赞.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货币政策影响的实证研究一一基 于第三方支付视域[J]. 烟台大学学报, 2015, (3): 98-104[6]王小瑞. 电子货币对央行货币政策的影响探究[J]. 经济论坛, 2011, (8): 12-14[7]赵勇君.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及其对货币政策的冲击[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4.[8]杨弋帆.电子货币对货币供给及货币乘数的影响机制研究一一包含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三级创造体系[J].上海金融,2014 6)47-54.[9]李淑锦.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对中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J].金融论坛,2015(12):25-3.[10]Michael Parker. Electronic Money in Finland and the Effect on Money Velocity [J].Journal of Money, Investment and Banking.2008,(4):21-25.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与导师沟通论文选题,时间:2022年12月16-25日;2、按要求写出与研究主题相关的参考文献,时间:2022年3月5日-13日;3、阅读外文文献,填写论文完成进度周记,接受任务书,查找相关资料并定期与导师沟通,完成开题报告和前期研究报告,时间:2022年3月13日-4月4日;4、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继续更新资料,积极与导师交流,撰写初稿,时间:2022年4月4日-4月30日5、完成论文初稿,与导师沟通修改论文初稿,时间:2022年4月30日-5月10日;6、导师沟通进行论文修订,完成论文中期检查,时间:2022年5月11日-20日;7、继续与导师沟通,并完成论文的最后修订,定稿时间:2022年5月12日-6月10日;8、答辩前准备工作,时间:2022年6月10日-6月15日。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