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情绪对中国股市的波动溢出效应对比分析开题报告

 2022-08-06 08:52:08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中国股市经过多年的发展,经历股权分置改革,数次“疯牛”行情,股指期货的问世,利率市场化的完成等重大事件,呈现出崭新的面貌,然而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金融市场制度仍不完善,股市行情很大程度上还会受到政策的影响,投资者心态还不够成熟,仍然存在非理性的投资行为。这也与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相对应,随着股市的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无法用传统的资本资产定价理论来解释说明的现象,如:股权溢价之谜、过度波动等,为了对金融异象进行分析解释,进而引入行为金融学理论,该理论认为投资者并非都是理性的,会产生非理性的决策行为(即噪声交易)。在行为金融学的文献中往往将投资者的一些非理性行为归因于情绪导致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投资者情绪的理论假设,这就为我们研究股市波动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

(二)研究目的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研究内容

1.研究内容: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情绪与中国股市之间是否存在波动溢出效应;如果存在波动溢出效应,那么两种投资者情绪产生的溢出效应有何不同;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波动溢出效应。

2.研究对象: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中国股市波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关于投资者情绪指标:

国外学者通常使用以下指标:

(1)美国个人投资者协会指数aaii:de bondt(1993),fisher和statman(2000),brown和cliff(2005)等利用aaii指数研究发现个人投资者情绪对未来股票收益有负面影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在导师的指导下查阅国内外相关的文献资料,结合所学的专业知识认真思考该如何构建数据模型,具体研究计划如下:

(1).2022年12月底前,与指导老师讨论并确定论文题目

(2).2022年1月1日-1月20日,收集资料、查阅相关文献,撰写开题报告;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de bondt w p m, betting on trends, intuitiveforecasts of financial risk and return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forecasting,1993,9(3),355-371

[2]baker m, wurgler j, investor sentiment and thecross-section of stock returns [j],journal of finance,2006,61(4),1645-1680

[3]kling g, gao l, chinese institutional investors’sentiment [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rkets institutions amp;money,2008(18),374-387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