脲醛树脂浸渍-热处理改性杨木的防霉性能研究开题报告

 2021-08-08 03:08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研究通过对杨木进行低分子量脲醛树脂浸渍、热处理、浸渍-热处理联合3种改性处理,比较素材、浸渍材、热处理材及浸渍-热处理材的防霉性能差异。

通过观察霉变后木材微观结构上或性能的变化,探究霉菌对不同改性材料侵染途径或方式的异同;目前浸渍、热处理、浸渍-热处理改性木材已生产应用,此研究可丰富不同改性处理材在使用过程中抵抗霉菌侵染的相关研究;为不同改性材在可能遭受霉菌侵染的使用场所的合理处理提供理论依据。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何莉(2012)开展木材糠醇树脂浸渍改性技术研究。

经木材天然耐久性测试后发现糠醇树脂浸渍改性马尾松质量损失率小,有较好的防霉防腐效果。

眭亚萍(2008)以壳聚糖铜盐与有机杀菌剂复配作为木竹材防霉剂的性能进行了研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1.防霉性能测试,根据标准 GB/T 18261-2013 《防霉剂对木材霉菌及变色菌防治效力的实验方法》,通过计算机软件Image Pro Plus(IPP)确定试件表面感染面积,判定感染值,确定防霉效力;比较防霉测试前后的质量损失率;2.材料pH值测定,根据标准GB/T 6043-2009《木材pH值测定方法》,比较素材、浸渍材、浸渍热处理材、热处理材的pH变化;研究材料处理前后pH的变化对霉菌生长的影响;3.研究微观构造: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霉变前后材料木纤维、导管、木射线等微观结构的变化;观察真菌的繁殖方式;判断改性处理是否改变霉菌繁殖方式。

研究计划:11月~2月:阅读相关文献,确定试验方案;完成开题综述;筛选实验材料;材料热处理;准备相关设备;2月~4月:测试材料pH值;防霉性能测试;比较防霉测试前后质量损失率;4月~5月:利用显微技术观察材料防霉测试前后的结构变化和霉菌繁殖方式。

4. 研究创新点

经查阅资料发现对浸渍、热处理的单一改性的木材防霉性能研究较多,尤其是单一浸渍防霉剂的处理。

而鲜有对低分子量脲醛树脂浸渍-热处理联合改性的木材防霉性能的研究,本研究将未处理杨木和单一浸渍处理、热处理改性杨木与浸渍-热处理复合改性杨木的防霉性能进行比较,同时从微观结构上对材料防霉性能差异进行分析。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