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与避难公园实践——应急救援基地景观设计(雨洪管理专项设计)开题报告

 2021-08-08 09:08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水资源问题,自然灾害,人为灾害频频发生,而海绵城市理论和防灾庇护绿地系统都能够维护城市的生态平衡,减少自然灾害,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将二者结合起来使用,完善防灾庇护绿地系统,对绿地进行重新规划与设计,在建造新的生态景观的基础上,保护水资源的回收与再利用,有助于提高避难公园的防洪抗旱能力,保护所在地水资源的安全以及人们面对灾害时的利益。

因此,本课题即是从应急救援基地现状出发,结合海绵城市低影响雨水开发系统的构建,加以对已有应急救援基地景观进行改造,尤其是雨水经过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循环处理到在避难公园中水的再利用,使之成为自然景观与生态建设相结合的新模板。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国外发达国家海绵城市的研究主要体现在雨洪的利用上。它们改变以往城市集雨工程快速、高效的排水的做法,在雨水系统资源收集、管理、循环利用上, 美国早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理念,制定了第一个最佳雨水管理措施bmps,为美国现代城市的雨水管理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并在随后推广。各个国家研究制定不同性质的国家级地方政策法规,并在实践基础上形成较成熟的技术体系。德国的城市最典型的雨水利用系统分为三个方面: 分别是屋面雨水集蓄系统、雨水截污与渗透系统以及生态小区雨水利用系统。此外如英国的可持续排水系统suds、澳大利亚的水敏性城市设计wsud、日本的雨水渗透计划等。

实际建设中,通常将雨水滞留和渗透等工程技术与防灾庇护绿地结合,这样做可以对降雨过程中的径流量、洪峰时间和污染负荷进行有效控制,从而达到减轻城市排水系统压力、提高城市水环境质量、改善城市微气候和美化城市景观等效果。而传统的排水系统依然需要适应稀少的较大型降水,防止洪涝灾害。

我国对此手段的应用起步较晚,目前大部分城市的处理思路是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布局,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结合防洪排涝专项规划,各市县在绿化设施建设过程中,积极推进下凹式绿地建设,打造海绵城市。加强海绵城市建设,排,蓄,用相结合,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提高雨水资源化水平,保护生态环境,形成一个独立的防灾庇护系统。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1.通过对国内外优秀的防灾庇护绿地中生态型建设的景观案例学习并应用在应急救援基地中,并且充分搜集有关应急避难公园的资料与实例;

2.按照国家《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的要求,规划出一套完善的水处理系统,着重把握好雨水系统循环的再利用,用做防灾庇护绿地所需水,发挥海绵城市自然留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功能,并将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的核心,做好各系统之间互补互调与无缝对接,不断提升吸水、蓄水、净水、释水的功能。

计划:1. 三月初,根据该课题研究的需要制定资料收集和数据采集,并按计划进行收集和调研;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强调雨水是一种资源而非废物,在徐圩新区应急救援基地的景观设计中,利用小型、广泛、低成本的景观设施进行雨水的回收,将避难公园与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相结合,把经处理回收的雨水用在防灾庇护绿地的多个方面,如应急用水,救援用水等,打造出一个不仅具有功能性,同时是一个绿色生态资源节约型的应急救援基地。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