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音难寻——浅析舟山渔民号子的传承与现状开题报告

 2022-09-11 20:55:25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背景:舟山渔民号子为浙江省舟山市特有的汉族民歌,源起舟山渔场的舟山、岱山等诸岛,在我国东南沿海有一定影响,2008年入列浙江省非遗保护名录。该号子是舟山群岛各岛渔民、船工世代相传的海洋民间口传音乐,与海上渔业、运输作业及岸上劳动息息相伴,为浙江乃至国内的代表性劳动号子。但今日之舟山渔民号子的文化传承与现状却面临诸多问题,致使抢救、传承和延续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燃眉之急。而借助对舟山渔民号子的音乐艺术特点的解析,尝试通过实地调研、考察分析其生存、繁衍现状,可以为保护舟山渔民号子的地域传承提供借鉴和参考。

目的和意义:本研究意在开展以舟山渔民号子研究为指向的专题非遗艺术研究。而针对该体裁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其音乐形成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和社会价值,还有助于我们探究舟山渔民号子的生存、繁衍现状和传承发展情况。而本人作为生于舟山、长于舟山的学子,有责任和义务利用毕业论文研究,对家乡的非遗音乐文化传承、保护贡献一己之力,并借助本研究拓展自己的科研能力。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本研究拟联系舟山渔民号子的起源与发展,针对该体裁的音乐形态和艺术特点,结合其繁衍现状和传承情况,展开关联音乐艺术与传承保护对策研究。研究以民间形态的舟山渔民号子为对象,利用本人家居舟山的便利条件,通过深入当地渔民、船民生活开展寻访、调研、考察,利用采录音乐、图片、曲谱加亲身体验、感受原汁韵味的舟楫音乐文化风格,从中学习、了解、研究海洋音乐文化之兴衰,探索推动和促进非遗文化艺术事业和舟山渔民号子传承、保护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预期目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搜集、检索、阅读、学习与选题关联的文字、乐谱、史料、图片、音像、声讯资料;运用音乐学和田野工作方法、手段,开展实地调研、寻访、考察,采集研究所需的音乐、图片、曲谱,深入当地了解渔民、船民生活,考察渔业、民俗文化对其音乐传播、演进、流变、发展的影响。利用亲身体验和感受原汁韵味的舟楫音乐艺术风格,深入民间积累、提炼研究素材,从中学习、了解、研究海洋音乐文化之兴衰。以大学所学专业知识和研究方法,独辟蹊径地开展研究,得出自己的结论。

研究步骤: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黄莉丽.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教程.第1版.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

[2]杜亚雄.中国民歌地图·南方卷. 第1版. 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13[3]刘旭青.文化视野下浙江歌谣研究.第1版.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4]姜椿芳,赵佳梓.沈知白音乐论文集. 第1版. 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4

[5]张文勋.原生态民歌的美学探讨. 第1版.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1月9日——1月13日接受教师下达的毕业论文任务书。

2、1月17日——2月24日 结合任务书要求,设计、完成、提交开题报告。

3、3月6日——3月10日搜集研究所需的文献资料,学习并开展预研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