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活动课程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开题报告

 2022-11-27 13:55:08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在过去的教育中,活动课程是一种很少被提起的课程类型,杜威在《学校与社会》中指出:“一切事情的安排为了管理更多的学生, 把他们看作是单个体的集合体, 这些教室同时意味着学生被看成是被动的。在这种学习环境中, 不可能培养儿童的个性, 也剥夺了儿童的自主自发的活动”。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化,为了更有效的提高全民素质和培养人才,我国在“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提出要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并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提出应当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育家陶行知也提出了“生活教育”的理论,指出生活即教育,认为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在该理论体系中,他认为行是知之始,在教学上要求“在劳力上劳心”,反对传统教育对知识和实践割裂开来;陈鹤琴也在“活教育”的课程论中提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认为传统教育束缚人的思想,只有大自然、大社会才是知识的真正来源,是活的书、活的教材,即让儿童在与自然、社会的直接接触中通过亲身体验来获取知识和经验,提倡采取活动中心和活动单元的形式。

对整体教学来说,活动课程有如此的重要性,对历史学科来说就更是如此。历史是一门文科课程,在教学中更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感受和内化,活动课程强调依据学生兴趣来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能够让学生融入情境之中,设身处地的感受历史,由此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虽然从课程角度看,历史学科属于分科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属于综合课程,二者有着明显的区别,但是从课程形态上看,综合实践活动课又可以与历史学科相整合,相互取长补短。在2017年《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中规定了它和其他学科课程间的关系,认为可以在本课程的活动中去运用各学科知识解决问题;也可以把活动中产生的问题用来在各学科课堂中去解决。2011年《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中也提到应注重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历史和社会进行全面的认识”。在教学建议中,提倡多样化开展教学方式,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包括课堂讨论、社会实践和历史展览等活动,充分利用各种平台资源,调动学生们观察、讨论、探究实践的积极性。在设计思路里提倡开放性,为地区乡土历史教学和地区资源开发提供空间。

初中历史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首先是为了推进素质教育,弥补学科课程缺陷。传统历史学科课程,注重学科知识和能力的传授,较少强调学科联系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而新的教学理念包括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和历史学科性质(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和综合性)无不强调综合素质。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应注重历史和现实之间的联系,让学生能够综合运用知识,全面认识社会生活。这些都体现了推进素质教育,打破单一学科知识的目的。所以,开发历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旨在引领学生从历史角度出发,结合地理、政治、语文等学科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延伸与提升。让学生能够在教师指导下,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和生活经验,选择感兴趣的课题,进行研究性学习。从中培养探究合作、解决问题、整合知识、动手操作、实践创新等综合素质。让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活动,体验学习过程,进而享受学习,热爱学习,健康成长。从而,达到转变教学观念,打破学科界限,开发历史教学资源,丰富初中历史教学内容的效果。因此,历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可以弥补历史学科课程的薄弱环节。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实践参与性,发展素质教育。可见,开发历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1.国外理论界定与教学实践:在这一部分主要阐述从古至今,国外的活动课程是如何发展完善的,并展开分析其中推动活动课程发展的优秀实践案例。

2.国内活动课程的开展情况:21世纪以来,我国对活动课程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在理论研究方面获得了较大的成就,在实践方面,虽然有活动课程开办较好的学校,但大部分学校对历史活动课程的重视程度较低,因此在这一部分将分为以下两个分论点:(1)我国近年来的活动课程理论成果以及这些成果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成效;(2)我国中学历史活动课程开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1.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理解近年来活动课程研究有关的文献,全面正确的了解掌握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于活动课程的理解和看法,以及当今社会活动课程发展到何种程度。

2.个案分析法:通过对全国众多中学中历史活动课程施行较好的某一所特定学校加以调查分析,弄清其特点形成的原因。

3.信息研究法:利用互联网,在知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等网站搜集,归纳我国学者有关活动课程的论文发表数量,研究该课题的学者数量等,探究我国学者在活动课程方面的研究趋势。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方案

1.王道俊,郭文安主编:《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

2.钟启泉:能动学习:教学范式的转换,《教育发展研究》,2017年08期。

3.钟启泉:《现代课程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工作计划

1.2022年7月至2020年10月 确定论文选题,接受毕业论文指导老师下达的任务书,并按任务书要求完成资料收集等前期准备工作。

2.2022年10月 完成开题报告。

3.2022年3月至4月 在指导老师指导下,完成论文初稿。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