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亚文化视域下青年迷群的文化重构研究开题报告

 2022-04-06 08:04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近年来,随着亚化的勃兴和后亚文化的不断发展,基于个兴趣、爱好建起来的二次元俱乐部、众乐、livehouse 亚化等青年组成的亚化迷群,越来越成为承载象征性、表演性、策展性的行为式和时间场所。

年livehouse既可以被看作是种活式,也可以被看作是种化意义和精神内核重塑和建构的过程。青年在 livehouse 中体验相似爱好、化、意义与价值,实现精神与情感交融的同时,满价值需求、情感释放,并产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构建起想象的共同体。

本拟从后亚化视阈下,由于格、乐趣味身份认同之间的联系已经日益变得很不牢固,并且这种联系更具流动性出发,将这种正在形成的舞台式乐场景作为对伯明翰当代化研究中的研究进后现代批判的途径。对后亚化时期青年迷群的研究能够反映当代年所展现的些新的风格感性特征,同时可以更好地了解青年亚文化群体的生活方式、社交途径与情感诉求,通过探讨青年群体如何通过livehouse连接、交往、互动产生群体身份认同,有助于了解青年的心理状况、当代青年思想与价值观的形塑情况,从而进行正确的引导。此外,音乐本身就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青年亚文化迷群生产和实践活动过程的研究,可以从宏观的角度看到我国独立音乐以及亚文化的发展进程,为我国亚文化音乐产业化发展探索出路,发展成熟的音乐市场,不断健全并完善独立音乐市场机制,唯有如此,中国亚文化音乐方能挣脱艺术霸权的魔爪,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向世界展现中国故事。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亚文化音乐圈青年迷群的形象与livehouse文化的发展变迁,运用以伯明翰学派为代表的青年雅文化理论和传播理论,指出独立音乐对青年亚文化身份、文本、话语风格的影响与紧密联系,从而探究以livehouse文化为例的亚文化对青年迷群的驾驭和改造,从表象、行为、动因等层面解释其由来,在商业、社会、精神层面阐述后亚文化时代livehouse文化的建构与迭代;此外,还指出后亚文化时代livehouse文化建构的现实问题与弊端,最后探讨亚文化的反叛方式与收编归宿,完成对livehouse文化建构的未来展望。

后亚文化时代的勃兴改变了传统亚文化单一的传播方式,其传播特征对青年亚文化迷群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本文综合运用文化研究、社会学、心理学、音乐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解释了为何朋克摇滚等亚文化音乐会有那些表现在政治、音乐、歌词等方面的强烈的反抗性,并且以此为联系纽带去探讨青年迷群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及相互影响,并回答青年亚文化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具有强烈的抵抗精神但最终却也难逃被收编的命运,对青年迷群和livehouse文化之间的抵抗与收编关系做了新的梳理。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文将主要采用观察法、深度访谈法、文献研究法等研究手段。

1.运用参与式观察法观看朋克、摇滚、后朋等亚文化音乐现场;

运用非参与式观察法观看《乐队的夏天》等新型亚文化音乐商业节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英]安迪·班尼特、基思·哈恩—哈里斯:《亚文化之后:对于当代青年文化的批判研究》,第63-64页。

[2][英]安迪·班尼特、基思·哈恩—哈里斯:《亚文化之后:对于当代青年文化的批判研究》,第100页。

[3]bourdieu,p..distinction: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ment of tast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4.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11.15——2022.1.14确定论文选题和题目

2.2022.1.5——2022.3.1下达任务书,阅读资料

3.2022.3.2——2022.3.15完成开题报告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