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for Female Identity in The House of Mango Street开题报告

 2022-05-04 20:41:38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桑德拉.西斯内罗的小说主题大都围绕第三世界少数族裔女性的成长经验、不同文化的碰撞与交融、混杂身份的构建展开。《芒果街上的小屋》讲述了一位墨西哥裔美国女孩的成长故事。芝加哥城里破旧狭窄的芒果街是女主角埃斯佩朗莎既想依靠又渴望抛下的家园。简陋的环境和街上女孩们的不幸命运引发了埃斯佩朗莎对移民生活的观察与思考。西斯内罗斯的作品虽然算不上鸿篇巨制,但在反映美国境内墨西哥族裔群体,尤其是墨西哥裔美国女性的当代生活现状和集体心理状态上独树一帜,为后殖民女性主义文学做出来贡献。

《芒果街上的小屋》的相关研究最早并且具有影响力的评论文章出现于1989年,该书被《诺顿美国文学选集》收录。埃伦.麦克拉肯在其著作中对《芒果街上的小屋》进行了论述。他认为,西斯内罗斯颠覆传统的由男性书写的成长小说模式,从女性视角出发,书写一种集体身份的追寻。在此之后,对于《芒果街上的小屋》的研究进入繁荣时期。在早期,评论界任务它可以作为成长小说的自传性和文学继承性。1992年,德.巴尔德斯发表文章“in search of identity incisneros’s the house on mango street”,肯定了书中女主人公与作者本人人生经历的相关性。基于评论家本人的女性主义倾向和齐卡纳血统(齐卡纳是chicano的阴性词chicana的音译,意为美国墨西哥裔女性),德.巴尔德斯对埃斯佩朗莎的边缘身份表示认同。在德.巴尔德斯的研究基础上,罗宾.甘兹与1994年在他的文章中披露了作者大量的背景信息,认为作品就是作者自己人生的写照。1995年,托马斯.麦琪在其文章中认为《芒果街上的小屋》是对马克.吐温《哈克贝利》及赛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这两部成长小说的延续。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芒果街上的小屋》(the house on themango street)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墨西哥裔移民后代,桑德拉.西斯内罗的代表作。该书于1984年出版,获得美国图书奖。作者是最早被美国社会认可的墨西哥裔女性作家之一。《芒果街上的小屋》一书集中体现了后殖民主义的女性主义思想,从性别和族裔两个维度审视了美国墨西哥裔女性移民的生存困境。它通过埃斯佩朗莎的眼睛再现了墨西哥裔女性移民在美国移民的生活状况,反映出作者对女性身份的追寻。

1.引言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和文本细读法

研究步骤:1、搜集各类相关书籍与信息,并查阅相关资料。

2、分析国内外对这一课题的研究状况。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 arthurs, jane. (2003). “sex and the city andconsumer culture: remediating post-feminist drama.” feminist media studies 3: 83-98.

[2] baldwin, elain, et al., eds. (2001) introducing cultural studies. beijing:peking up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七学期10-11周:论文命题与选题;指导教师与学生见面,第一次面授;

15-18周:学生根据教师下达的“任务书”,进行论文撰写的前期准备;

第八学期 1-4周:论文开题,写出开题报告;拟写论文提纲;指导老师审定签字;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