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特色产品的全产业链经营战略研究–以太湖雪为例开题报告

 2023-10-24 09:00:54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背景:在我国消费升级、产业升级、产品质量安全形势严峻的背景下,全产业链模式应运而生。

而随着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国家聚焦优势特色主导产业,推动三产融合,全产业链模式成为未来农产品经营发展大趋势。


(2)研究目的:分析全产业链的经营模式和基本特征,研究地方特色产品要如何布局经营战略,来构建全产业链,怎样进行战略协同,来实现整体价值增值。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思路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意义

2 相关概念及文献回顾
2.1产业链
2.1.1 产业链的概念
2.1.2 产业链整合
2.2全产业链模式
2.2.1全产业链的概念
2.2.2全产业链模式的特征分析
2.2.3全产业链模式的构建路径研究
2.3企业战略协同

3地方特色产品在全产业链模式下的发展现状
3.1地方特色产品的经营发展现状
3.2全产业链模式对地方特色产品经营的影响
3.3地方特色产品在构建全产业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太湖雪的全产业链战略
4.1太湖雪公司发展概况
4.2太湖雪全产业链模式的实现路径
4.2.1太湖雪全产业链模式形成的驱动因素
4.2.2太湖雪全产业链模式的构建路径
4.3太湖雪在全产业链布局下的经营战略实践
4.4太湖雪全产业链战略协同效果评估

5对我国地方特色产品打造全产业链模式的启示
5.1延伸特色产业链,推动农旅文商融合发展
5.2塑造特色品牌文化
5.3拥抱数字化,提升全产业链协同能力
5.4开展“产学研用”合作,加强创新驱动力量

6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预期目标:
(1)梳理全产业链模式的内容;
(2)研究全产业链模式对地方特色产品经营的影响;
(3)分析地方特色产品经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研究太湖雪在全产业链布局下的经营战略实践;
(5)对地方特色产品构建全产业链经营模式提出一定的对策建议。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综合分析法
(1) 案例研究法:本文选择太湖雪作为代表性的案例,收集相关资料,梳理其发展战略布局,并根据太湖雪上市前后披露的财务数据及非财务数据,对能够反映研究问题的关键要素进行分析,提炼其经营战略方法。


(2) 文献研究法:指在搜集与整理研究领域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文献进行研究之后形成新的认识的一种研究方法。

本文通过阅读全产业链及地方特色产业转型相关文献,梳理全产业链构建路径,结合国内外学者对产业链转型、企业战略协同相关理论进行研究,为本文观点奠定理论基础。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芮明杰,刘明宇.产业链整合理论述评[J].产业经济研究,2006(03):60-66.
[2]陈超,徐磊.流通型龙头企业主导下果品产业链的整合与培育——基于桃产业的理论与实践[J].农业经济问题,2020(08):77-90.
[3]高桐.承德山楂全产业链发展研究[D].浙江海洋大学,2021.
[4]马微微.农牧业迎来“全产业链”整合时代——以河南省雏鹰集团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4(11):49-50.
[5]史永革,李运美,董春晖.推行三产融合模式实现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J].农场经济管理,2022(10):3-6.
[6]李绍鹏.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全产业链发展路径研究[J].改革与开放,2022(2):46-50.
[7]唐磷.基于都市休闲农业的全产业链经营模式研究[D].辽宁:大连海事大学,2013.
[8]唐林仁.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快农业全产业链培育发展的指导意见》解读[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32(20):135-136.
[9]吴凤超.我国农业企业全产业链战略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4.
[10]杨丹辉.推动中国全产业链优化升级[J].区域经济评论,2021(02):5-16.
[11]左和平.全球价值链下特色产业集群升级机理探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0(04):43-47.
[12]张浩.企业战略协同效应测度模型[J].中国科技论坛,2012(04):78-82.
[13]寇光涛,卢凤君.“互联网 农业产业链”的实践总结与创新路径[J].农村经济,2016(08):30-34.
[14]荆会云.我国农产品产业链整合模式的比较与选择[J].农业经济,2019(12):131-132.
[15]孟萍莉,董葆茗.“互联网 ”背景下农业产业链中关键链环的析取与升级[J].农业经济,2019(11):20-21.
[16]李佐军.推进文旅农康融合发展[N].经济参考报,2021-08-10(007).
[17]宣圣,布娲鹣#8226;阿布拉.构建口岸驱动型农业全产业链的路径研究——以新疆为例[J].山西农经,2022(13):21-23.
[18]刘西涛,王盼. 乡村振兴视角下农产品全产业链流通模式构建及协同发展策略[J]. 商业经济研究,2021(11):122-125.
[19]单福彬,李馨. 创意农业的典型全产业链模式比较[J]. 陕西农业科学,2017,63(2):86-88.
[20]白雪,龚美霞,李莉,黄梅梅,韦素萍,虞崇江,乐波灵.广西蚕桑全产业链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基于对江浙两省蚕桑产业发展现状的调研[J].广西蚕业,2020,57(04):50-55.
[21]甘海燕. 广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路径研究——以农业全产业链为视角[J].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3(1):13-28.
[22]李道勇,刘孟格,张勃,等. 全产业链导向下农业特色小镇现代化发展研究——以北方国际种苗小镇为例[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21,42(1):39-48.
[23]倪冰莉.“互联网 ”时代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创新[J].商业经济研究,2020(21):85-88.
[24]闫琪.大数据背景下农业全产业链升级研究[J].河北企业,2022(01):5-7.
[25]刘娜娜. 全产业链背景下流通高质量发展模式构建与协同策略[J]. 商业经济研究,2022(5):13-17.
[26]薛莉,陈钢,张白云.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综述:热点主题及发展脉络[J].科技管理研究,2022,42(12):1-8
[27]Agricultural supply chain optimization and complexity: A comparison of analytic vs simulated solutions and policies [J] . Houtian Ge,Richard Gray,James Nol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 2014
[28]Supply chain collaborative advantage: A firm’s perspective [J] . Mei Cao,Qingyu Zha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 2010 (1)
[29]How businesses should govern knowledge-intensive collaborations with universities: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university professors [J] . Thomas Clauss,Tobias Kesting.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 2016
[30]Determinants of industry–academy linkages and, their impact on firm performance: The case of Korea as a latecomer in knowledge industrialization [J]. Boo-Young Eom,Keun Lee. Research Policy . 2010 (5)
[31]Data-driven operations management: organisational implications of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in industrial practice [J] . Philipp G#246;lzer,Albrecht Fritzsche. Production Planning & Control . 2017 (16)
[32] Managing information flows for improved value chain performance [J]. Kate Bailey, Mark Franci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2006 (1)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 2024年11月8日至2024年12月15日:提交毕业论文题目申报表。


2、 2024年2月25日之前:提交任务书。


3、 2024年3月15日之前:提交前期研究报告。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