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模型的凤阳山针阔混交林蒸散组分拆分及其特征开题报告

 2021-08-08 04:08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研究利用凤阳山通量塔收集相关数据,构建s-w模型,将蒸散拆分为植被蒸腾和土壤蒸发两部分。

研究目的有以下三点:(1)测试s-w模型模拟和拆分蒸散在凤阳山的准确性以及适用性;(2)在考虑土壤水分的情况下,拆分得到准确的植被蒸腾量,并调查冠层导度对蒸腾在日尺度上的影响;(3)拆分蒸散为植被蒸腾和土壤蒸发两部分,并调查影响这两部分变化的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

在温带地区针阔混交林开展蒸散组分拆分研究,将对理解温带针阔混交林水文过程、生物和非生物因子对植被蒸腾和土壤蒸发的控制机制、以及理解这片森林的水循环三方面意义重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典型、最重要的生态系统,蒸散表示水分在植物、大气和土壤之间的动态作用,是森林生态系统水文循环、水量平衡以及能量平衡的基本要素之一,对森林生态系统有重要作用。

penman于1948年首先提出用于计算蒸散的penman方程。

随后,monteith分别于1965年和1973年发表经典著作《evaporation and environment》与《principles of environmental physics》,假设冠层是一片大叶,导入群落导度概念,阐述了估算干燥树冠蒸散的penman-monteith方程。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本课题旨在研究针阔混交林的蒸散组分、变化特征以及影响因子;试验将利用凤阳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站通量塔收集相关碳通量、水汽通量以及常规气象数据,通过能量平衡闭合验证、摩擦速度阈值剔除等办法筛选可靠数据,线性插补和平均值插补对空缺数据插补处理后,构建s-w模型拆分蒸散组分,揭示不同蒸散组分的时间尺度动态变化特征,准确描述影响蒸散各组分变化的生物和非生物因子,为后续开展蒸散深入研究做铺垫。

交代清楚整个研究的主题的研究思路,程序、步骤和处理数据所采用的具体的统计分析方法。

2017-12-262018-01-15:明确任务,检索文献,开题报告。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由于森林的结构复杂性、生物多样性,在森林生态系统利用涡度相关技术开展通量研究起步较晚,构建模型拆分蒸散组分的研究报道较少。

本研究将在针阔混交林构建s-w模型拆分蒸散,并研究其动态变化特征以及影响因子。

利用观测得到潜热通量数据对模型在该地区适应性进行评价,为后续开展蒸散相关深入研究做铺垫。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