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贫困生焦虑抑郁状况与生活事件的关系研究开题报告

 2021-08-08 10:08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有偿化的发展趋势,高校贫困生的数量日益增加,在大学校园里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高校贫困生是指高等学校中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教育费用(包括学费、生活费、住宿费、书费等),或支付教育费用很困难的学生。这些学生大多家境贫寒,以求学改变现状成为了学习的动力。这一心理动力促使他们从小就学会奋斗自强,渴望通过自身的努力,摆脱贫困处境、出人头地,凭着这种精神,他们往往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大学。然而,由于大学环境与中学环境的巨大反差,社会对大学生素质多样性、综合性的需求,都迫使这些贫困大学生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学习和适应新的环境、新的事物,参与各种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如果不能够正确地分配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去对待学习和生活,必然会在学习和处理生活事件及能力发展方面顾此失彼、疲于应付,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当代社会的竞争日益加剧,大学生所承担的来自社会、家庭、学业、人际等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出现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多。贫困大学生由于在面对沉重的学习压力的同时,还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等生活事件的影响,因此会经历比普通大学生更多的磨难和压力,比如自卑、人际关系紧张、学习负担重、受人歧视或冷遇、就业压力大等。有调查显示,贫困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比例较之其他学生高出10%左右,相当一部分贫困生心理上存在不良反应和适应障碍,心理疾患发生率高达30%左右,并呈上升趋势,主要表现为焦虑、强迫、恐惧、抑郁、神经衰弱等等。

贫困生与其他同学一样处于长知识、长才干、长身体的关键时期,所不同的是他们要承受巨大的经济压力。对于能正确对待挫折和困难的同学来说,求学时的艰难经历将被视为以后走向成功的宝贵财富。但对心理素质较差的同学来说,他们容易表现出抑郁、焦虑、敏感等不良的心理倾向,如果这些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地引导和解决,将会直接影响他们学业的完成和个性心理品质的完善,影响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和良好体魄的形成。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目前,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态使来自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的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多,各地政府和学校在进行经济帮助的同时,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也逐步关注起来。国内许多专家学者采用各种心理教育的方法积极开展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在检索了近10年的研究文献后,发现对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如下:

首先,关于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现状方面。徐克选指出当代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心理负担重、自卑心理、抑郁、敏感多疑心理、人际交往消极退缩。刘金丽认为,自身心理素质、家庭环境、学校方面和社会因素的影响造成了他们的自卑心理、封闭心理、嫉妒心理和焦虑心理。结合研究者的调查,普遍认为贫困大学生主要表现出以下几种心理特点,即自尊与自卑并存、焦虑与抑郁并存、依赖心理与自强自立并存、自我封闭与软性自卫并存、敏感脆弱与勇敢坚韧并存。

其次,关于贫困大学生的焦虑抑郁状况方面。一些学者运用抑郁自评量表、家庭环境量表及生活事件量表对贫困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7.46%的贫困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此外,研究人员还运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生活事件量表、社会支持量表等分别对贫困大学生和非贫困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贫困生中抑郁、焦虑情况较为严重,其焦虑和抑郁的症状明显高于普通大学生。由此可见,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远不及非贫困生,他们的心理状况令人堪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一)研究内容

本文通过问卷施测与数据统计,对高校贫困生焦虑、抑郁的现状和生活事件状况进行调查,通过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对其焦虑抑郁状况与生活事件的相关性进行研究。

(二)研究程序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有560多万人,其中经济比较困难的学生占到了20%以上。这100多万大学生的现状很受政府、学校、社会的关注,但往往都只是从经济帮助入手,而未看到他们更为重要的心理状况,真正对贫困大学生心理状况给予的关注比较少。有研究表明贫困生存在较大的情绪方面的困扰,尤其是焦虑抑郁的情绪往往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本研究集中调查贫困大学生的焦虑抑郁状况,以便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心理问题及困扰。

贫困生在应对经济贫困压力时,可能由于心理需求不足,产生认知、情绪、意志行动等心理活动方面的一系列不良反应,导致心理健康水平下降,学习生活效率降低,社会功能受损。而这些不良的生活事件又会增加他们的情绪困扰。因此,本研究对高校贫困生焦虑抑郁状况与其生活事件的关系进行探讨,通过进一步了解影响贫困大学生心理状况的生活事件,有助于从生活事件的角度,也就是日常生活的角度,探讨如何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