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对集体记忆的建构路径—以家庭伦理片为例开题报告

 2022-02-13 05:0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背景:在进行新闻传播学学习的过程中接触到集体记忆这一概念,集体记忆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种概念,由法国社会学家莫里斯.哈布瓦赫提出,和个人记忆完整的区分开来,主要是指一个群体或现代社会中人们所共享、传承或者一起建构的事物,它经由时代岁月的洗礼逐渐变成一个群体的标志性元素,莫如说是一个群体区别于其他群体的独有共享物,在接触到家庭伦理片时对电影建构集体记忆这一议题产生兴趣,进而想要研究。

研究目的和意义: 在阅读了大量参考文献后,我发现在研究媒介建构集体记忆方面,前人已经有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只不过电影建构集体记忆这一类别尚有空白,家庭伦理片是2018年较为火热的影片类型,为填补之前的研究空白,最终确定研究方向为家庭伦理片是如何建构集体记忆的。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主要研究内容:电影是如何建构集体记忆,选择家庭伦理片这一类别为切入口,家庭伦理片真正获得命名是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之后,被定义为一种表现家庭亲情和伦常关系见长的电影类型,但是它的分类也并不是那么的清晰,同样还混杂着其他诸多的电影元素,中国的家庭伦理片发展史与我们的社会发展息息相关,所以从另一个角度看,家庭伦理片的内容同样承载着一个民族或是个体的记忆轮廓,本文选取的几部代表性家庭伦理片分别为杨德昌《一一》,李安《饮食男女》,是枝裕和部分电影,侯孝贤《童年往事》,动画电影《岁月的童话》,张艾嘉《相爱相亲》等。研究的蓝本主要还是集中于东方的家庭伦理片,以情感氛围、符号元素、镜头语言三个维度阐述电影如何建构集体记忆。

预期目标:阅读尽可能多的文献以及观看更多的电影,厘清电影对集体记忆的建构路径。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本文将主要采用个案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等研究手段。

研究步骤:

1.利用学校数据资源库收集下载大量有关电影和集体记忆的文献资料。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德]莫里斯.哈布瓦赫(maurice halbwachs).论集体记忆[m].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2]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石川.重审家庭伦理片:家的镜像与情感重建[j].长短辑,2012(5)

[4]王鑫.中国家庭伦理片的剧作元素分析——以李安“家庭三部曲”为例[j].影视观察,2017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1月至2022年1月 老师指导学生确定论文选题,学生搜集相关资料。

2.2022年2月 老师完成并下达任务书。

3.2022年2月至3月 学生完成开题报告和论文提纲。

4.2022年3月至4月 指导学生完成论文初稿。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