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Analysis of the Phenomenon and Cause of Chinglish Translation开题报告

 2022-05-27 22:19:34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及对外宣传和交流的迅速增加,英语已不可否认地成为国际通用语,被看作是一种国际交往的工具,它不再为一国或一个民族所专用,而是一种中介性的信息媒介。从19 世纪初到现在,中国人接触和使用英语已有180 多年的历史。广义上来说,中式英语(chinglish)是指带有汉语词汇、语法、表达习惯的英语,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语言。中式英语是规范英语在中国的误用,是中国的英语学习者由于受到了汉语语言、文化、思维习惯等各方面的影响和干扰,在英语交际中产生的主观编造、生搬硬套而创造出的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一种的一种英语。它有悖于英语语言规则和英语国家文化习惯。这是中国人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一种语言现象。作为一种中介语,中式英语是一种既不同于汉语又不同于英语的语言体系。然而在英语日常交际和写作中,大部分人硬搬汉语句法和词汇的现象时有发生,西方人往往把这种中式英语看作是一种畸形英语。

一直以来都不乏学者们对中式英语进行研究分析与对比,多阅读有关中式英语的著作与文献,有助于我们对中式英语有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例如何牧(2009)编著的《中式英语到英语》一书,主要是针对学习英语的国人编写的,由于英语学习环境的狭窄,为了引导改正中式英语这一特殊情况,本书在每一课中均设立了“中式英语到英语”这一小节,这也是此书异于其他书籍的优点。作者以乔姆斯基的转换语法为基础,使读者轻松的进入状态,理论术语一概隐含在内。通过文章详解、重点剖析和英语只是眼神介绍等板块对有价值的知识点逐个解析,循序渐进,语言风趣生动,内容全面实用,具有和强的可读性。同时注重英语语法的规范性,结合大量力矩,深入浅出的对语法进行产书,通俗易懂,能够使读者短时间内通过轻松的阅读学到英语知识,提高英语水平,实现从中式英语到地道英语的跨越。

童三牛和徐根贵(2013)编著的《中式英语语法易错辨误》一书中,作者通过“误、正、析、联”的表达形式,精心设计了108道在词句,语法运用方面易错用题,较系统的归纳了常用的英语重点词汇、句型和语法主要知识,对中式英语易错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概括,把原来零散、粉碎的点滴知识,串联归纳在一起,由点到面,使中式英语的知识点变得更加完整,重点突出,联想全面。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1.引言

1.1中式英语研究背景

1.2中式英语研究目的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1.大量的阅读相关文献书籍;

2.在图书馆广泛查阅、搜寻重要相关资料;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 fan, m. y. frequency of use,perceived usefulness,and actual usefulness of second language vocabulary strategies: a study of hong kong learners[j].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2003,87: 222 ~ 241.

[2] nation, i. s. p. teaching and learning vocabulary[m]. new york: new-bury house,1990.

[3]he mu(何牧).从中式英语到英语[m].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 第七学期10-11周:论文命题与选题;指导教师与学生见面,第一次面授;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