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总字数:3904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目的论(Skopostheorie)是20世纪70年代末由Hans Vermeer提出的一种功能主义翻译观,他认为译文在目标语语境中所达到目的决定了整个翻译过程、翻译策略及译文形式,而原文只是译文信息来源。
《哈利波特》作为一部享誉世界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以它衍生的电影语言在吸取原著精华基础上,不仅风趣幽默,饱含魔幻色彩,而且具备了电影语言的典型素质如口语化、简洁性、即时性、个性化等,十分值得研究。
本文将借鉴目前国内外对于目的论视角的电影字幕翻译策略探讨该视角下《哈利波特》系列电影的字幕翻译,以期能更加深入地探讨这部经典之作。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国内外同类研究概况文献综述1. 前言《哈利波特》作为一部享誉世界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不仅影响了一代人的成长,更为人们创造了新世界。
以它衍生的电影也生动形象地将魔法世界更加真实得刻画在人们眼前。
由于电影题材的魔幻性,电影的语言在吸取原著精华基础上,不仅风趣幽默,饱含魔幻色彩,而且具备了电影语言的典型素质如口语化、简洁性、即时性、个性化等,十分值得研究。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本文主要从目的论的视角对《哈利波特》系列电影的字幕翻译进行归纳,并从归化法、异化法、音译法、省略法等翻译方法对具体案例进行研究。
计划:(1)准备阶段 2017年9月1日~12月31日搜集资料,定题,完成论文提纲, 提交任务书和开题报告(2)撰写阶段 2018年1月1日~2月28日 完成论文初稿(3)修改阶段 2018年3月1日~5月20日 完成论文修改(4)答辩阶段 2018年5月26日 完成论文校对和答辩归档阶段 2018年5月27日~31日完成论文总结和归档
4. 研究创新点
借鉴目前国内外对于目的论视角的电影字幕翻译策略探讨该视角下《哈利波特》系列电影的字幕翻译。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A Critical Metaphor Analysis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Government Discourses Concerning Sino-US Trade Conflicts开题报告
- The Application of Cross-Cultural Marketing — Taking Huawei as an Example开题报告
- The Impact of Context on English Term Translation开题报告
-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Chinese Specific Words——Taking Tourism English as an Example开题报告
- On Eileen Chang’s Translation Strategies in The Golden Cangue开题报告
- The Limitations of the Translation of Classic Chinese Poetry——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mage Restructuring开题报告
- Exploring Cultural Connotation in the Translating Idioms Based on Cultural Aspects开题报告
- Research on the Untranslatability of Culture and Translation Compensation Strategies: A Case Study of A Dream of Red Mansions开题报告
- Strategies and Techniques of Translating English Film Titles into Chinese ——a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开题报告
- Application of Translation Techniques to Chinese Culture-loaded Expressions in The Border Town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