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生存亡之一体”——《庄子》内篇生死观研究文献综述

 2022-11-03 10:11
  1. 文献综述(或调研报告):
  2. 国内文献综述

生者,“进也,象艸木生出土上。”(《说文解字·卷六·生部》)不同于儒家提倡的“舍生取义”,庄子有意识地淡化了“生”具有的价值意义,强调万物和人具有共通的生命,洋溢着浓厚的审美情调。死者,“澌也,人所离也。”(《说文解字·卷四·死部》)指生气耗尽,人的灵魂与躯体相分离。与许多学派刻意规避死后情形不同的是,庄子经常提到“死”,也同样认同死亡给人带来恐惧,但这种恐惧的来源是基于人力完全没有办法把握生死命运的无可奈何之感。

学界对庄书作者考证基本已成定论,普遍认同内篇为庄子本人所作,外杂篇可能出于庄子后学。此篇论文题目以“庄子《内篇》”作为定语,研究对象限定于庄子本人的生死观,故原典研究文本仅为重中之重的内七篇,不包括外杂篇的相关文本。内七篇当中,每篇都非常重要,前呼后应,秉承一体,系统地阐述了庄子的哲学思想,当然也包括了本课题要研究的生死观。

在诸多《庄子》注家诠释文本中,以下三种文本非常值得借鉴参考:一是西晋玄学家郭象的《庄子注疏》,其在《庄子》文本的诠释史上的重要地位自不待言,因而也是研究原典的重要参考文献之一。二是钟泰先生所著的《庄子发微》,此书被称为近代以来屈指可数的经典注解文本之一,颇受学术界推崇。三是陈鼓应先生所著的《庄子今注今译》,此书参考古今中外各种校注本,非常全面,同时也是本科阶段学习中国哲学的一本重要教材。此外,课题准备过程中还参阅了学者刘文典的《庄子补正》与王叔岷的《庄子校诠》。

近当代以来,有关庄子的书籍越来越多,不少属于名师佳作,同样值得学习与参考。钱穆先生著有《庄子纂笺》,认为庄子思想是在沿续孔门儒家,但也有所别。他认为庄子宇宙观中,除了人之神外,并无他在,他论证了《庄子》书不言长生,凡言长生皆晚起,不属庄子所言。刘笑敢先生认为庄子是中国先哲中对生死问题论述最为详尽的一位,他在《庄子哲学及其演变》的第六章中阐述了庄子“生死气化”观,并将其生死观析分为三:生死为气之聚散:死为生之必然;死生一体。此外,他力证庄子并无“精神不灭”观点,纯属对其生死观的误解。陈鼓应先生在《老庄新论》的《大宗师》篇解说中,阐述了“死生一如观”,人应与大化同流,持“安化”态度;破三关、体四悟是学道的进程,而体道的意义在于超越生死常观;并由“天人一体”推论出“死生存亡之一体”的“道”之最高境界。

经过整理,本文主要参照了以下两大类关于庄子生死观研究的代表性观点:

在超形而上学的层面消解死亡。庄子对于人生的理解主要表现为精神层面的绝对自由与现实生命的顺应。庄子认为人不能左右客观环境和周遭境遇,唯一能做的是在精神层面达到“万物一府,死生同状”(《庄子·天地》)的超越生死的境界。在精神层面来看生死,生死之间便没有绝对的界限。张登巧与周开扩认为庄子通过顺应恢复人之本然状态与境界、通过至善人格对现实道德仁义加以超越。冯友兰认为所谓的死者只是人在形式上的一种转换,死亡代表着区别与生命存活时的一种新的形态,不必为悲。郭沫若先生和张恒寿先生主张泛神论观点。张恒寿认为,《庄子》在宇宙本体论方面,“主导思想是带有泛神论色彩的自然主义,而不是以道为实体的客观唯心主义,更不是虚无主义。”(《庄子新探》)关于《庄子》的“齐生死”、“等夭寿”等命题强调的是在寻常范围内大小长短的比较,是相对的,不是独立存在,更不能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既有消极悲观的浓厚色彩,又有积极乐观的一面”。同时,强调其超越性,追求淡泊宁静、精神逍遥。

审美角度下的庄子生死观。八十年代,以叶朗、陈望衡等为代表的学者掀起了一股从美学角度入手,以美解庄的流行趋势。试图从中国古典美学的立场建立庄子美学体系,同时王想、陈鼓应等都先后加入了解庄的浪潮之中,王想著《先秦哲学十论》把庄子作为道家标杆与同时期的各大家进行比较,陈鼓应更是提出了“道家主干说”(《老庄新论》),一反尊崇儒家的传统,将道家思想排在了儒家思想之前,引起了学界激烈争论。李泽厚先生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中提出“庄子哲学是美学”的观念。徐复观认为庄子哲学思想体现了最高的艺术精神。而汤一介、冯友兰等从美学之真、善、美三个角度研究庄子思想。认为审美生存是庄子思想的内核,在庄子的思想世界中,人与世界是合一、和谐与美好的。庄子之道在现实基础上为人类创设了一种精神生命的超越境界,从宇宙大化流行之大生命的过程中实现美的超越。

(二)国外文献综述

西方学界的庄子研究始于翻译。由于汉语文化知识所限,当时的译者多采用字词句对的翻译,能传达大意已属难得,谈不上对其思想的深层领悟。随着西方学界逐渐以真正哲学的眼光来看待庄子的思想,西方研究其思想的论著才逐渐兴起。

关于庄子生死观展开研究的西方学者为数尚不算多,因而此处只选择了相关度较高的几篇以求能获取西方视角下对庄子生死观的见解。Distorting the Rule of Seriousness: Laughter, Death, and Friendship in the Zhuangzi这一篇中作者选取了《庄子》中的几个故事,讨论好友们对疾病和死亡的泰然接受,并“相视而笑”(《庄子·大宗师》),认为“笑”动摇了传统的儒家礼仪和哲学话语审慎严肃的语境。传统经典通常以政治性对感情进行利用和引导,《庄子》中对待死亡的态度可以中立此种方法。文章展示了诸多争论,诸如生命、死亡、友谊、社交、礼仪,强调“笑”在《庄子》中对相关哲学问题发挥的益处。Hearts in Agreement: Zhuangzi on Dao Adept Friendship从两个关于友谊的故事说起,关注故事中人物矛盾的特质。文章检验通达“道”的友谊特点和体味“道”的人生意义,比较通达“道”的友谊和孔孟通达“仁”的友谊 , 提出友谊的基础是相同的价值观。Zhuangzi on Friendship and Death以形而上的庄子论点“死亡是转化”开篇,解释道家对死亡和丧亲的回应。作者主要反对个体的人和宇宙的人的二元划分,认为道家面对自己和所爱的人死亡视角一致:死亡并非意味着丧失,而是一种存在形式的变化。好友们有共同的死亡观,道家珍惜朋友正如爱惜自己,对死亡的态度从头到尾是个人化的,并非是纳入了二元视角的宇宙宏观角度。Sorrow and the Sage: Grief in the Zhuangzi从两种明显互不相容的丧亲模型展开讨论:斯多葛派的塞内卡面对朋友的死亡非常悲伤,并对自己这种情绪感到失望,而庄子不排斥自己的悲伤。这篇文献旨在寻找解释,作者认为庄子在其妻子死亡时表现出来的悲伤展现了更广阔的价值,最初悲伤只是缺乏自我控制,不再伤心是因为他提醒自己对死亡的认知。比起《庄子》中快乐的、积极的视角,悲伤展现了更宽广的价值,即圣人应对悲伤的能力。

  1. 参考文献

学术著作

[1]郭象注.庄子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2010.

[2]钟泰著.庄子发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3]刘文典撰.赵锋,诸伟奇点校.庄子补正 上下[M].北京:中华书局.2015.1

[4]王叔岷撰.王叔岷著作集 庄子校诠 上下[M].北京:中华书局.2013.9

[5]哲学研究编辑部编.庄子哲学讨论集[M].北京:中华书局.1962.8.

[6]钱穆著.庄子纂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1.

[7]陈鼓应译.庄子今注今译 套装上、下 最新修订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7.

[8]张恒寿著.庄子新探[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

[9]刘笑敢著.庄子哲学及其演变[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

[10]方勇著.庄子学史 增补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

[11]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7.

[12]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1.

[13]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6.

[14]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2.

[15]司马迁.史记[M].第2版,北京:中华书局,2014.1.

[16]李振纲著.生命的哲学 庄子文本的另一种解读[M].北京:中华书局.2009.

[17]朱哲著.先秦道家哲学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18]许建良.先秦哲学史[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14.10.

[19]许建良.先秦道家的道德世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2.

学术期刊

  1. 冯友兰.三论庄子[J].北京大学学报(人文科学),1961(04):23-28.

[2]秦平.庄子的生死观刍议[J].学术月刊,1999(08):38-43.

[3]司振龙.论《庄子》的生死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6):22-26.

[4]王锟,邵林凡.破、立、持:《庄子》生死观的“三段论”[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1(02):33-37.

[5]孙全胜.论庄子生死观道德形态的三重逻辑[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5(04):7-14.

[6]陈道德,杨爱琼.从自然生命到精神生命:庄子生死观初探[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3(03):86-90.

[7]周兵.论庄子生死观的四种境界[J].中国哲学史,2012(02):19-24.

[8]魏义霞.厌生还是乐生——庄子生命哲学探析[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8(03):14-24.

[9]张珺.浅析庄子生命哲学的自然意蕴及当代价值[J].课程教育研究,2017(49):47-48.

[10]董晓红.庄子生命哲学产生的文化渊源[J].蚌埠学院学报,2014,3(02):185-188.

[11]张远山.《庄子》:内圣外王之道——从《老子》政治哲学到《庄子》生命哲学[J].社会科学论坛,2013(02):118-154.

[12]陈洪.庄蝶之梦与浑沌之死──《庄子》“物化”“气变”论解析[J].苏州大学学报,1997(01):66-71.

[13]许建良.庄子幸福实践的个人当为思考[J].武陵学刊,2018,43(06):1-9.

[14]许建良.庄子看“命”[J].中国医学人文评论,2008,2(00):15-25.

[16]许建良.庄子的生命哲学[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8(03):28-33.

[17]Elder, Alexis. Zhuangzi on Friendship and Death[J]. The Southern Journal of Philosophy, 2014, 52(4):575-592.

[18]Albert Galvany,Distorting the Rule of Seriousness: Laughter, Death, and Friendship in the Zhuangzi,Dao,2009(8): 49-59.

[19]Donald N.Blakeley,Hearts in Agreement: Zhuangzi on Dao Adept Friendship, Philosophy Eastamp;West,58.2008(3):318-336.

[20]Amy Olberding,Sorrow and the Sage: Grief in the Zhuangzi, Dao,2007(6):339-359.

学位论文

[1]邵林凡.《庄子》生死观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6.

[3]于腾涛.《庄子》超越性生死观及现代意义[D].青海师范大学,2015.

[5]王怡. 生死游乎一气[D].四川大学,2006.

[7]罗凤华. 《庄子》生命观研究[D].湖南大学,2016.

[9]李彦荣. 试析庄子生命本位主义的哲学特质[D].陕西师范大学,201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