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玉裸女题材绘画研究文献综述

 2023-08-20 11:08
  1. 选题背景和意义:

常玉作为20世纪初期留法画家中的重要一员,其独特的绘画风格对中国早期近代艺术启蒙思想中的现代性具有深远影响。以其女性人体绘画作品为代表,常玉对该题材选择的审美趣味与深层次的精神诉求反映了东西方艺术某种共通性。时值中国内忧外患交织,在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下,一大批中国知识分子求学海外,其中包括大批留法艺术家。20世纪初,伴随着欧洲现代主义运动兴起,巴黎成为世界艺术中心,各种艺术思潮百花齐放,美术创作空前活跃,艺术市场化的趋势愈发明显。与徐悲鸿、林风眠不同,常玉在巴黎并未进入正规美术学院学习,而是接受非学院式的欧洲现代艺术教育,在波西米亚艺术气氛熏陶下,其对绘画风格的探索具有前卫与先锋特色。然而这种革命性却并未与中国传统艺术分道扬镳、划清界限,常玉通过饱含诗意的“写意”技法进行西画创作,这种独特的“东方情调”正是东西方文化艺术交流的写照。常玉作品东西融合的特质既丰富了近代中国美术构建的现代性,其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中国传统美学的继承也影响了包括马蒂斯在内的等一系列欧洲艺术家。

研究本课题的意义在于常玉独特的艺术选择与其所处时代紧密相连,反映了那个年代“东西融合”的时代诉求。对常玉艺术创作两大高峰时期的梳理使我们可以清晰发现其绘画作品中由传统文人思维与西画技法的碰撞所形成的强烈的个人风格,具有不可忽视的社会价值与审美价值。他的裸女形象造型夸张扭曲,绘画表现与莫迪里阿尼同列巴黎画派,豪放有力的线条与大胆简约的色彩又和马蒂斯相似,对比常玉与此二者的表现风格有利于研究中国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交融的过程。在常玉的作品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今天,跟随常玉在各大拍卖会上的常胜纪录有助于我们对现代艺术市场做典型性分析,校准对常玉的美术史定位,回溯其生活经历与创作过程,对进入艺术家心灵世界,挖掘其艺术生命力的价值指向、探寻艺术创作规律有重要作用。

  1. 课题关键问题及难点:

梳理常玉自成一体的绘画风格对研究艺术一般规律性与中国早期近代艺术启蒙思想中的现代性具有深远意义,对当代艺术家在艺术实践与创作中表达其独特的美学追求与精神诉求具有启发作用。常玉裸女题材绘画分析对追溯女性形象在中国传统文人思维到西方现代艺术框架下的变迁有助于研究人体艺术作为社会发展的符号在近代中国的出现与当代的发展。通过与同时代西方画家莫迪里阿尼和马蒂斯对比,常玉作品中“东西融合”的特质对强调东方古典美学思想具有强大推动力。

常玉在上个世纪的中国处于研究文献的边缘位置,大陆对其研究较少,21世纪后常玉作为港澳台艺术市场中的常胜军,因其独特性与典型性引人侧目,故以台湾地区的研究成果较多。目前国内已有大批学者就其绘画语言、女性形象、东西融合的艺术风格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填补了此前该领域的空白,成果较为全面,也带来难以创新的问题。

课题难点在于现代性词义本身在中国早期近代艺术语境中较为模糊。其次是如何清楚界定中国传统文人思维对于绘画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影响以及女性裸体形象在中国传统人物画中的整体缺失。再次,20世纪初期法国不同艺术思潮纷至沓来,彼此影响,难以完全理清其同常玉绘画风格发展脉络之间的关系,整理难度颇高。最后,常玉作为研究对象自他去世后长期游离于中国现代艺术史叙事外,近年来才由边缘转为主流,且受其不媚世俗的性格影响,相关文献资料比起同时代留法艺术家如徐悲鸿、林风眠等人相对较少。

  1. 文献综述(或调研报告):

吴冠中先生在其发表文章《说常玉》中写道:“hellip;hellip;二三十年代他的作品多次参展秋季沙龙,独立沙龙,以颇令美术界瞩目,著名诗人梵勒罕(Paul Valery)为其所绘插图的《陶潜诗集》撰写引言,收藏家侯谢(Roche)开始收藏其作品,常玉之名列入《1910~1930年当代艺术家生平大辞典》第三册。”可知常玉生前并非寂寂无名,然而因常玉长期居住在国外,多在巴黎进行艺术活动,并20世纪初期较为“封闭”的时代背景与一些历史原因,常玉在本世纪前的国内研究文献可谓寥寥无几,对其研究多集中于台湾地区,主要以其生平传记、艺术作品市场拍卖情况介绍、画集为主。欧美国家以法国学者出版著作与美国艺术评论为主。分别为法国艺术家让·克罗德·里德尔(B.Nodeacute;-Langlois)所著《常玉的裸女》(Sanyu)一书,法国学者德罗仕(Jean-Paul Desroches)所著《常玉——身体的书写》(Sanyu, lrsquo;eacute;criture du corps)一书与美国学者莱斯里·钟斯(Leslie Jones)的《常玉:一个在蒙巴拿斯的中国画家》(Sanyu: Chinese Painters of Montparnasse)一文,皆为研究常玉时值得关注的文献。

常玉的信札详细记录了常玉的创作感受与生活状况,是研究常玉艺术思想的重要文献资料,具体为1930年《致经纪人亨利·皮尔·侯谢的信函》、台北苏富比拍卖目录中包含书信的1995年《约翰·法兰寇收藏之常玉作品》和1997年《罗勃·法兰克之常玉》。

国内对于常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港台地区,研究成果较多,且多以对常玉的生平和艺术介绍为主,这些介绍主要集中在二十世纪70年代至今,80年代后逐渐深入起来。1995年至今台湾研究常玉的专著共有6本,国内第一本研究常玉的书籍是陈炎锋先生1995年于台北艺术家出版社出版的《华裔美术选集(1)常玉》,主要介绍常玉的生平事迹并收录其作品,分析其艺术风格。随后2001年出版的《常玉油画全集》与2011年出版的《常玉油画全集第二册》均由台北苏富比公司负责人衣淑凡整理、台北大未来出版社出版,作者通过实地考察,沿着常玉生活足迹自四川至巴黎,详细考证了与常玉有关的人包括其法国前妻、巴黎好友与美国、加拿大收藏家等,对于陈炎锋书中常玉史料和文献缺失、模糊的地方进行了填补与纠正。该书收录常玉的各类油画包括裸女、静物、动物和风景共计257幅,是较为完整的常玉油画编年史,亦是研究常玉的必备文献资料,因是画集且限于体例,故并未对常玉作品的艺术风格与艺术思想进行深入研究。2017年台湾历史博物馆举办全面概括常玉创作生涯的大型馆藏展览并出版收录完整修复的常玉晚年油画的《相思巴黎——常玉》一书。文献方面,席德进早年师从林风眠先生,发表过很多关于常玉的评论和文章,在其发表于《雄狮美术杂志》1971年5月刊的《一生沉没在巴黎的中国老画家——常玉》中对常玉的描述为后来研究常玉的学者奠定了理论基础,其研究成果引起了社会对于常玉艺术的关注;1996年高玉珍《常玉绘画艺术之比较》论文对常玉作品及其艺术风格进行了分析。其他学术文章包括1978年江萌发表的《盆花谈常玉的画》,1993年江衍寿发表的《常玉早期油画的特色》,2001年王嘉骥发表的《20世纪中国现代主义艺术的先锋——常玉》等,不再一一列举。

中国大陆研究常玉的书籍在顾跃于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出版的《常玉》、2009年出版的《先锋·颓废》二书前几乎是空白,只有零散几篇艺术家的回忆录、传记、书信和早期艺术运动的介绍中略有涉及有关常玉的内容,或是一些非官方的艺术网站、美术期刊和为结合其作品拍卖而做的介绍性、评论性文章。顾悦2007在期刊《美术观察》上发表的《“常玉风格”——中国现代艺术史的另类选择》和2008年发表的博士论文《常玉艺术研究——兼及中国美术的现代性》是大陆最早针对常玉艺术作品与风格进行系统性阐释的研究,对于后来研究者把握常玉艺术和中国美术现代性关系有重要启发。近几年针对常玉的深入研究逐渐增多,以期刊文献为主,多集中于其绘画作品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文人意境与西方现代艺术语言的结合、技术特点与同时期或同题材艺术家的艺术比较三点。

  1. 方案(设计方案、或研究方案、研制方案)论证:

以常玉裸女题材绘画作品为主要研究对象,论文第一部分按照时间线索梳理常玉粉色时期与黑色时期对于裸女绘画的题材选择,分析常玉文化性格与创作思维中的二重性和其绘画风格的形成与变迁之间的内在关联。第二部分具体针对常玉裸女题材绘画作品所使用的独特艺术语言以图像学研究方法从主题、艺术形象、技法分析其创作思想,并以此为参照对比常玉与同时代巴黎画派意大利画家莫迪里阿尼和野兽派法国艺术家马蒂斯的作品,在第三、四部分探寻东西方不同语境下对女性形象传统与反传统的表达,从而深入至东西方艺术家相同与不同的精神实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