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小镇的发展外文翻译资料

 2023-08-18 06:08

Development of characteristic towns in China

Summary

China is experiencing rapid progress in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Characteristic towns (Tese Xiaozhen) are one of the important drivers for Chinas urbanization, industrial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Each of the towns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At present, however, it is unclear for them about (i) what characteristics should be promoted, (ii) how urban land should be planned and (iii) which industry should be focused on. The public infrastructure and services in towns are usually under-developed, compared to cities. This paper first explores the designation of a brand-new type of new towns in China, i.e. “characteristic towns”, to meet the need of the current urbanization in China. The paper focuses on the principles of “agglomeration” and “livability”, in socioeconomic and cultural contexts. This is exemplified by a case study of Zhejiangs version of characteristic towns.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success of cultivation of towns i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agglomeration and livability. In the short term, identifying characteristics is the core element in the development. For the longer term, a comprehensive integration of industrial policy and land use policy is needed to ensure continuous capital investment and revenue generation.

1.Introduction

Characteristic towns (Tese Xiaozhen) are one of the important drivers for Chinas urbanization, industrial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In 2016, Chinas urbanization level reached a record high of 57.53%, with per capita GDP at 53,980 RMB (about 7800 US dollars).1 Meanwhile, only 41.2% of the population are registered urban residents. That means 223 million migrant workers and their families are unqualified urban residents. The Hukou registration system in China makes these migrants unable to have equal access to public services and welfare in urban, such as housing, education, medical care, and social insurance. The rapid urbanization has further made China the world factory with numerous industrial parks, resulting in excess production capacity in raw materials like crude steel. Characteristic towns in China is an innovative platform integrating characteristic industries, culture, tourism and community functions,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other administrative districts as detailed in Table 1. Unlike the rural-urban fringe zones, which are often located in the suburban areas (Wu, 2001a,b), characteristic towns are located in a variety of places.

With more than a decade of spectacular growth, some had cast doubt on the sustainability of the “Chinese economic model”. By the fourth quarter of 2016, Chinas GDP growth rate was 6.7%, the lowest growth rate since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in 2008. It is evident that the traditional engines of economic growth, such as manufacturing and real estate, have been weakened. China needs a new growth engine that can transform these ever-prosperous areas into ones that feature growth quality instead of quantity, agglomeration instead of simple concentration, livability instead of congestion, sustainability instead of pollution, and innovation instead of imitation. Meanwhile, Chinas rapid urbanization has created an enabling environment for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abundant labor, low-cost land and good infrastructure (the State Council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and the World Bank Joint Research Group, 2014). According to National New Urbanization Plan (2014–2020) released in 2014, Chinas urbanization level in 2020 will reach the benchmark of 60%. In other words, another 100 million rural population will become new urban residents. Meanwhile, the worsening pollution, urban sprawl and congestion make megacities and large cities no longer feasible to absorb surplus rural population with urbanization advancing. The growing urban population has brought housing tension and urba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Wu, Luo, Zhang, amp; Skitmore, 2016). On the other hand, the lagging development of infrastructure has been the bottleneck of Chinas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Ju amp; Pang, 2005).

Table 1: Difference between characteristic towns and other districts.

Districts Types

Administrative Types

Industry structure

Governor

Function

Characteristic town

Non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or Across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Both the secondary and tertiary industry are closely integrated,

with several industries specially assigned for characteristic towns, including tourism, fashion, finance, information econom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ealth, and high-en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Production, life and ecology

Designated town

Administrative town with larger area

The tertiary industry

Government

Life

Industrial park

Single administrative area

The secondary industry

Administrative Committee

Productio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Semi -administrative area

The secondary and tertiary industry are closely integrated with a focus on high-end technology

Administrative Committee

Production and life

Tourism area

Non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or Across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Tourism, catering industry

Tourism company or local government

Life and ecology

Given the existing regional imbalance in China, Prime Minister Li Keqiang has revealed that further urbanization is not only critical to Chinas e

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中国特色小镇的发展

摘要

中国正在经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特色小镇是推动21世纪中国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动力之一,每个城镇都有自己的特点。然而,目前对它们来说,一应该提倡什么特色,二应该如何规划城市土地,三应该重点发展什么产业,都不清楚。与城市相比,城镇的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通常发展不足。本文首先探讨了在中国指定一种全新的新型城镇,即 '特色小镇',以满足当前中国城市化的需要。本文重点讨论了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下的 “集聚” 和 “宜居 ”原则。通过对浙江特色小镇的案例研究来说明这一点。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培育的成功与集聚和宜居密切相关。从短期来看,确定特色是发展的核心要素。从长远来看,需要全面整合产业政策和土地使用政策,以确保持续的资本投资和创收。

1.简介

特色小镇是21世纪中国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动力之一。2016年,中国的城镇化水平达到了57.53%的历史新高,人均GDP为53980元人民币(约7800美元)。同时,只有41.2%的人口是注册的城镇居民,这意味着2.23亿农民工及其家人不属于城市居民。中国的户口制度使这些外来人口无法平等地获得城市的公共服务和福利,如住房、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险。快速的城市化进一步使中国成为拥有众多工业园区的世界工厂,导致钢铁等原材料的生产能力过剩。中国的特色小镇是一个集特色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功能于一体的创新平台,与其他行政区不同,详见表1。与通常位于郊区的城乡结合部不同,特色小镇分布在不同的地方。

随着十多年的惊人增长,一些人曾对 '中国经济模式 '的可持续性表示怀疑。到2016年第四季度,中国的GDP增长率为6.7%,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增长率。很明显,传统的经济增长引擎,如制造业和房地产,已经被削弱了。中国需要一个新的增长引擎,能够将这些曾经繁荣的地区转变为以增长质量而不是数量、以聚集而不是简单的集中、以宜居而不是拥挤、以可持续性而不是污染、以创新而不是模仿为特征的地区。同时,中国的快速城市化为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环境,有丰富的劳动力、低成本的土地和良好的基础设施。根据2014年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国的城镇化水平在2020年将达到60%的基准值。换句话说,另有1亿农村人口将成为新的城市居民。同时,不断恶化的污染、城市无序扩张和拥堵,使得特大城市和大城市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吸收农村剩余人口不再可行。城市人口的增长带来了住房紧张和城市环境污染。另一方面,基础设施的滞后发展也成为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

表1:特色小镇与其他地区的差异。

地区类型

行政类型

行业结构

总督

职能

特色小镇

非行政区划或跨行政区划

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都是紧密结合的。

有几个产业专门分配给特色小镇,包括旅游、时尚、金融、信息经济、环保、健康和高端装备制造。

企业

生产、生活和生态

指定的城镇

面积较大的行政镇

第三产业

政府

生产

工业园区

单一行政区域

第二产业

行政委员会

生产

经济发展区

半行政区域

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紧密结合,以高端技术为重点

行政委员会

生产和生活

旅游区

非行政区划或跨行政区划

旅游业、餐饮业

旅游公司或地方政府

生产和生态

鉴于中国现有的区域不平衡,李克强总理透露,进一步的城市化不仅对中国的经济成功至关重要,而且是缩小区域差距的根本途径。在这方面,特色小镇的发展旨在解决与快速城市化相关的问题,如上述的城乡不平衡、城市生活便利和经济转型。自1978年开始的经济改革以来,随着城市化的需要,中国的产业集群和特色产业地区蓬勃发展,特别是在东部沿海地区。

中央政府对特色小镇的培育已经成为国家的举措之一。中国的传统经济模式是以资源和劳动力为导向的,这与可持续增长的上升趋势不相适应。要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提高竞争力,关键是要进行产业升级,整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端技术。特色小镇的发展旨在提升区域竞争力,同时有助于缓解传统模式带来的拥堵和污染。2016年,住建部确定32个省市的127个镇为特色小镇试点,目标是到2020年底,培育1000个左右(占城镇总数的5%左右)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特色小镇。《中国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进一步揭示了新型城镇化的战略目标 '加快培育小城市和小城镇',加快城市发展转型。

浙江的特色小镇从国外汲取了灵感。美国的格林威治对冲基金小镇、瑞士的达沃斯、法国的普罗旺斯等杰出的特色小镇,为中国的新型城镇化提供了试点示范,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然而,由于缺乏理论指导,对于一应该提倡什么特色,二应该如何规划城市土地,三应该重点发展哪些产业,都不清楚。本文旨在填补这一空白。通过对特色小镇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的探讨,本文有助于回答特色小镇应如何与独特的优势产业、特色文化和保存完好的生态环境相结合,优化其生产力模式,并为推进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

2.特色的城镇

西方国家在城市化进程中发展小城镇作为城市人口外流的蓄水池,以解决特大城市与农村地区的不平衡问题,其中一些小城镇逐渐演变为以产业为主的 '特色小镇'。中心地理论提出,城镇的发展应与相互联系的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发展相协调,以形成一个统一的大都市区。小城镇的人口规模使得公共设施和功能难以改善,阻碍了进一步的发展。因此,城市化体现为人口的聚集,是产业聚集的结果。城镇位于大都市的郊区和连接城市和农村的混合地区。具有工业和生态特征的混合社区的理念是Jane Jacobs的多样性思想和Wayne Otto的城市催化剂理论的亮点。

由于产业升级,德国的沃尔夫斯堡、法国的维特尔等小城镇开始向特色小镇转型。这些小镇有其特殊的文化、保存完好的生态环境、独特的优势产业和教育体系。瑞士的达沃斯、美国的格林威治对冲基金小镇、法国的普罗旺斯都是特色小镇的典型代表。这类城镇是发达国家保持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推动力,这对中国的特色小镇优化生产力模式有很大的帮助。

中国小城镇的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作为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一个重要里程碑,Fei提出,小城镇的发展对于发展农村经济和解决人口问题至关重要。邓小平在1970年代末开始的 '改革开放 '的农村国家,在经济和政治上都变成了城市,伴随着小城镇的快速增长。中国的小城镇已经建立了不同类型的模式来促进经济发展。

特色是特色小镇发展的核心要素。特色小镇追求的是生产、生活、生态、旅游、文化五个方面的特色发展。一方面,特色小镇是科技创新和创业的平台,将特色产业、城市社区、历史文化和休闲旅游相结合。另一方面,特色小镇仍然是城市下的行政区划。因此,发展这类城镇的关键在于明确特色,避免同质化竞争。

浙江的特色小镇是一项重要的行政创新,将原来的重点从产业发展转向空间质量,或从 '物 '转向 '人'。新型城镇化强调的是城乡一体化和以人为本的社区。因此,建设特色小镇必须符合其经济发展和历史趋势的需要。An指出,'远离市中心,位于郊区 '的要求让城镇既能依托城市资源发展高端产业,又能远离城市的拥堵和污染,在郊区提供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 '栖息地'。低成本是特色小镇发展的一个重要优势。凭借不同的定位和产业重点,这类城镇将成为中国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路径,也是对中小城市的引导。

3.特色城镇发展和城市增长管理:主要文献

关于特色小镇的发展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的两个主要问题是集聚和宜居。集聚意味着规模经济和集聚效应,促进了产业集聚和人口集聚。随着服务行业、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进一步发展,城市规模也随之增长。生产力、便利设施和摩擦的变化将增加人口聚集的空间不平等。在这种情况下,鉴于更好的便利条件,大城市将变得更有吸引力,人们会从小城市转移到大城市,这就增加了人口集中的空间不平等。城市经济理论进一步指出,城市发展的来源是城市经济的空间集聚效应。考虑到人口的再分配,如果各城市的效用相等,就会实现空间均衡。生产力的冲击不会导致搬迁。虽然它减少了效用,但效用的损失会比生产力的损失小得多。进一步的效益取决于休闲、设施和消费,而外部性会放大生产力的影响。当生产力平等化时,矛盾会引起更多的成本消耗,减少收益。因此,低下的生产力影响会一定程度上减少收益。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便利性冲击和矛盾性冲击。Neary强调,'当城镇的人口、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达到一定的阈值时,就会产生集聚经济效应'。

中国小城镇的经济功能有集聚功能、接纳功能和辐射功能。集聚功能是指小城镇不断吸引附近农村地区的生产,形成特色产业或优势产业。在集聚过程中,资本、技术和劳动力等其他投入逐渐积累,进一步刺激了当地的基础设施投资和消费。很难将投入共享与生产力直接联系起来,但也许可以确定投入共享是在什么时候发生的,这就可以确定投入共享与集聚之间的关系。Holmes(1999)提出了通过高精度的数据来分析投入共享的 '购买投入强度'。而这种分析表明,最集中的行业表现出与投入共享相一致的关系。但这种分析可能高估了集聚对投入共享机会的因果影响,而集聚本身却增强了投入共享的机会。人口特征随着新移民的到来而逐渐改变,导致新移民城镇的兴起。产业集群背后强大的理论支持解释了特色小镇的形成。Adam Smith的劳动分工理论、Marshall的规模经济理论、产业区位理论、增长极理论和技术创新理论。

除了集聚,小城镇在自身的环境优化上也下了很大功夫,加强了吸引力和宜居性。生活质量比其他传统因素更重要。对城市宜居性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89年Howard的 '花园城市 '理论。花园城市的设计是为了促进社会互动和生态环境的社区,这有助于缓解拥堵、污染和福利不平等等问题。1961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生活环境的四个基本概念:安全、健康、便利和舒适。1996年,联合国人居二会议明确指出,城市应该是一个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从宏观角度看,宜居城市的八大原则包括设计城市文化、对话机制、公共活动、民族融合、基础设施、城市功能、价值观和公民参与。中国的研究集中在对居住环境的评价上。Wu提出了人类住区理论,该理论以所有人类生活环境为对象,研究人与环境的关系。Zhang认为,评价包括对居住环境的客观实体和主观认知,为城市环境建设和改善提供科学依据。2007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包括社会文明、经济富裕、环境优美、资源承载、生活便利、公共安全等内容。Zhou进一步明确了中国宜居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

4.特色小镇的模式:与集聚和宜居相结合

从本质上讲,特色小镇的发展取决于特色产业与地域特色、生态环境、文化底蕴等特色因素。小镇是一个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特色和社区功能的一体化。作为一个集自然、社会和工业生产于一体的生态系统,特色小镇成为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模式。

中国政府以创新、协调和开放的方式将城镇发展为环境友好型场所,为各行业提供服务。中国的小城镇建设主要依靠公共财政。同时,政府出台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特色小镇的发展通常有几个产业,包括旅游、时尚、金融、信息经济、环保、健康、高端装备制造等。因此,特色小镇既不是行政单位,也不是传统城市形态的产业园区,而是一个集产业、居住、旅游、文化于一体的新平台。

特色小镇的核心是集聚下形成的特色产业。毋庸置疑,产业是特色小镇发展的推动力。基于自然禀赋,城镇的发展模式呈现出自身的独特性。以传统优势产业为基础,或发展新兴产业,是加快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产业集聚和经济发展会导致人口集中,对区域的投入也会增加。特色小镇通过转型和产业升级,进一步推动区域创新,塑造区域产业生态圈和经济增长。这对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消费集聚进一步强化了城镇的宜居性。没有这样的产业或产业集群,特色小镇就很难在持续的资本支持下整合人才和资源。与传统城镇相比,特色小镇是一个有别于行政区划的特殊区域或平台,是连接城市和乡村的桥梁。与传统小城镇相比,特色小镇拥有大量的流动人口,具有更强的人口包容性、功能兼容性和开放性,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大多数特色小镇与旅游休闲有关。

特色小镇代表了一种新型的城镇化,集聚和宜居于一身。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宜居意味着城镇发展的一个维度是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也被称为 '人类城镇化'。特色小镇的准则是,在3平方公里的范围内,30%的场地设计为基础设施建设,30%为住宅和商业开发,其余40%为工业用途。这样的组合是一种动态的城市整合。同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小城镇的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特色小镇是自然界中的社会生活社区,为青年人才提

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资料编号:[605691],资料为PDF文档或Word文档,PDF文档可免费转换为Word

您需要先支付 3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