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清算义务及法律责任开题报告

 2021-11-22 09:1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一)研究目的

公司清算制度在公司法规定中只有原则性的规定,可操作性较差。为了完善公司清算的相关制度,2008 年出台了《公司法司法解释二》。该解释的出台进一步完善了有关公司清算的相关规定,使得公司清算的可执行性更强。但是自此以后,对于公司清算未有进一步的完善和建议。而根据社会生活的实际,特别是最高院指导性案例9 号的出现,更体现了公司清算的相关制度已经不能符合现实生活的相关需要。对于其中的一些问题,法律未有明确规定,而现实生活操作中出现了多种多样的解释。特别在有限责任公司的清算过程中,对于该责任的性质、该责任的主体范围仍然存在一些待明晰之处。对于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来说,其是法定的负有清算义务的主体,其未履行义务的行为若造成了公司无法

清算的后果,其义务会转化成责任,股东需要对公司的对外债务承担一个连带清

偿的责任。可以说,就该股东来说,清算义务很关键,然而对于如此关键的义务,

法律却没有明确其内涵。在实践中均是由涉案法院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其进行解释,

这样极易造成不同的审判结果。同时,从我国当前的立法来看,全体股东都被纳入清算义务人人范围,要求其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忽视了中小股东对公司并不具有实际控制权,而至使其利益受损的问题。

本论文将在此背景之下,对于有限责任公司在公司清算中的清算义务主体以及清算义务的内容加以明确,以望对于我国有限责任公司的清算制度的完善提出可行性的意见。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结合我国公司法及其相关司法解释,同时研究清算制度的相关内容,探讨清算义务主体范围,从而推进制度与实际相结合,更好的应对现实生活需要,尝试解决因义务主体范围不明确而导致的责任承担不公平问题。

2.实际价值

自《公司法司法解释二》出台以来,出现了很多与公司清算相关的案例,这

些案例表明我国还需进一步完善现有的公司清算相关内容,譬如目前的法律制度之下,在承担连带清偿责任时是否会使中小股东利益受损等问题,在此背景之下,公司法即将修改,而对于该问题的厘清,有利于解决实际厘清清算义务人的范围问题,兼顾债权人和股东双方的利益。

(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

①国内学者李建伟认为,在关于清算义务的基本问题研究中最重要的就是严格界定清算义务人与清算人,从而确定公司清算义务担当人以及清算义务人诚信义务的担当人。

②国内学者杨军认为我国目前的法律就清算义务人侵权行为的证明责任而言,缺少针对性的配置。

③我国学者蒙瑞从公司清算义务人责任制度的理论基础出发,力图通过界定各个概念来解决公司清算义务人制度在实务中遇到的问题。

④我国学者叶林和须佩菱认为在公司清算制度之下应当关注债权人保护和股东保护的双重价值,反对股东承担清算义务的观念。

⑤国内学者肖雄认为我国现有的法律看似建立起了一套统一的公司清算规则,实则在实践中责任体系混乱,其认为公司清算义务人规则应被废止,回到清算人中心主义。

⑥我国学者刘怿认为公司清算工作的有序推进,需要明确清算责任的法理依据和认定标准合理配置清算主体的义务与责任。

⑦我国学则杜军通过对我国公司法司法解释(二)第18———20 条进行分析,梳理了未清算公司的责任承担主体。

⑧我国学者潘光林、郑国栋、王俊、叶恒、陈墨以温州两级法院近年来审理的股东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纠纷案件为基础对股东怠于履行清算义务民事责任所涉的诸多热点、难点问题为基础,就该类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

⑨我国学者王威,聂勉认为,在关于有限责任公司清算义务人的范围界定问题上,应遵从股东和债权人双重保护视角,健全人权保护机制,寻找到真正的责任人。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一)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是清算义务人的概念。

主要介绍清算义务人和清算人的概念,并对两者进行比较,明确两者的不同之处。最后,阐述清算义务担当人方认相关概念,列举清算义务人的责任。

第二部分是我国当前关于公司清算制度的立法现状。

我国《公司法》一直未使用清算义务人的概念,清算义务人义务与责任制度的缺位导致司法实践的一些混乱。①2008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公布《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以下称《公司法解释(二)》)仍未使用清算义务人的概念,但建立起了实质意义上的清算义务人的义务与责任制度。②《公司法解释(二)》的出台,对解决多年来的若干审判困惑将发挥积极作用。但是,立法、司法解释的现行规定仍有缺陷和疏漏,围绕清算义务人的基本法律问题的理论争议并未完全停止。为此,相关理论分析与立法检讨是必要且重要的

第三部分是清算义务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在实践中相关立法并没能发挥出应有的功效,清算义务人的不适法行为仍大量存在,或者得不到应有的追究,或者由法官以隐性变通的方式予以追究。如,实践中有的公司在解散后并不进行清算有的在解散后回避清算直接到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将公司注销;有的在解散后就将公司抛在一边,不闻不问,既不参加年检,也不办理注销登记,更不清算,使公司处于休眠状态。另一方面,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即清算义务人,而且明确了清算义务人不履行义务包括作为义务和不作为义务时的侵权责任。然而,该解释并未对清算义务人侵权行为的证明责任进行针对性的配置,这也就给实践带来了诸多困难。

第四部分是对公司清算义务人制度完善的展望。综上来看,在清算义务之下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清算义务人主体不明确,主体不明确意味着责任承担主体也不明确;另一方面,清算义务人的责任不明确,判断清算义务人是否尽到义务未有一个确定性的标准。这就导致在公司清算过程中就会时常出现中小股东利益受损的情况。因此,在公司清算中既要保护债权人利益,也要保障股东的利益。

(二)研究方法

1.价值分析法

针对本论文研究的清算义务人的范围及其相关问题展开价值分析,其具体角度从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入手。且具体针对现实中的法律和司法实践,力求从价值角度形成一套较为合理的针对清算义务人范围和责任的价值判断体系。

2.实例分析法

本文拟采用实用主义研究,方法主要有比较研究法、案例研究等,与国内外对于有限责任公司清算的实践及规定相结合进行研究,特别是对于我国的司法实践进行分析和研究,找出我国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的难点和模糊之处,同时研究国外相关规定,为明确我国的清算义务人主体提供一定的经验和借鉴,力图完善我国清算义务人主体的相关规定。

3.文献研究法

通过大量查阅与该选题的相关的文献和资料获取信息,从而更全面地了解所研究问题,为后期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2020年1月16日—2月20日 确定论文题目并查找相关资料 5周

2020年2月21日—3月1日 撰写开题报告 1周

2020年3月2日—3月14日 完成论文大纲并交老师审阅 2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李清池:《清算义务人民事责任辨析———兼评最高人民法院案例9 号》,载《北大法律评论》2014 年第 15 卷。

(2)潘光林、郑国栋、王俊、叶恒、陈墨:《温州法院审理股东怠于履行清算义务案件若干疑难问题梳理》,载《法律适用·司法案例》2017年第 8 期。

(3)叶林、徐佩菱:《关于我国公司清算制度的评述》,载《法律适用》2015年第 1 期。

(4)李建伟:《公司清算义务人基本问题研究》,载《北方法学》2010年第 2 期。

(5)肖雄:《论公司清算人中心主义的回归与重建》,载《政治与法律》2017年第 11 期。

(6)杜军:《未清算的公司债务承担主体———兼析公司法司法解释(二)第18—20 条》,载《人民司法·应用》2010 年第 3 期。

(7)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法院(2008)思民初字第 6153 号民事判决书。

(8)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案例9号:上海存亮贸易有限公司诉蒋志东、王卫明等买卖合同纠纷案。

(9)王威,聂勉:《有限责任公司清算义务人范围界定——基于股东和债权人双重保护视角》,载《鄂州大学学报》2019年第26期。

(10)潘光林,郑国栋,王俊,叶恒,陈默:《温州法院审理股东怠于履行清算义务案件若干疑难问题梳理》,载《法律适用(司法案例)》2017年第8期。

(11)杨军:《公司清算义务人侵权责任的证明责任分配研究——《公司法解释二》再解读》,载《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8期。

(12)刘怿:《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清算责任》,载《中国商论》2019年第10期。

(13)贾愚:《清算义务人怠于公司清算需承担赔偿责任》,载《法人》2019年第8期

(14)王威,聂勉:《有限责任公司清算义务人范围界定——基于股东和债权人双重保护视角》,载《鄂州大学学报》2019年第26期.

(15)张俊勇,翟如意:《有限责任公司清算义务人主体问题研究》,载《法律适用》2019年第19期。.

(16)Terrance R. Skantz* andRoberto Marchesini,THE EFFECT OF VOLUNTARY CORPORATELIQUIDATION ON SHAREHOLDER WEALTH,The Journal of FinancialResearch Vol. X, NO.1. Spring 1987

(17)Michael J. Sullivan,Claire E. Crutchley and Dana J.Johnson,Motivation for Voluntary CorporateLiquidations: Distress, Agency Conflicts, and Shareholder Gain,Quarterly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Economics, Vol. 36, No. 2 (Spring,1997), pp. 318

(18)Paull·Davies、L.C.B.Gower,Gower's Principles of Modern Company Law,

4thed,Sweet Maxwell,1997.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