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德县县城高铁片区站前广场设计开题报告

 2021-08-08 01:08

全文总字数:1430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新世纪我国城市化进程进入高速发展期, 已有城市无论是数量上, 还是质量上, 都难以满足快速城市化的发展需求。以高铁、城铁为先导的新城、新区建设成为中国城市生长的重要模式。站前广场作为站与城的接合器,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 实现过与停的融合转换, 在设计实践中需突破传统建筑设计自身独立成系统的设计理念, 采用全新的一体化设计策略, 将彼此关系紧密而又矛盾的站与城融为一体, 才能有效吸引人流向新城聚集, 从而带动新城建设, 推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国内研究情况:我国火车站及站前广场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单功能到多功能的过程。建国后我国各大中城市相继修建了火车站及站前广场,但偏重于站房的建筑设计。改革开放后,经济迅猛发展,城市迅速扩张,很多城市的火车站及站前广场的情况,如长沙,太原等。又经过几十年的城市建设发展,我国火车站及站前广场都经过改造或面临改造。又经过几十年的城市建设,发展,我国火车站及站前广场大多只成为城市的交通,商业中心之一。进入二十一世纪,城市化进程明显高度提高。

国外研究情况:西方发达国家的火车站及站前广场已经发展到一个较高阶段,火车站自身功能完备,各种交通方式顺畅衔接以及高效的运营系统,便降低了站前广场的交通功能,广场面积也在变小,各方面都逐渐接近一般的市民广场。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1.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系统开放的城市设计策略,站前广场作为高铁站房与城市功能的联络纽带, 最主要的是交通转换与联系作用, 这就要求广场设计要突破单体建筑设计独立成系统的设计思路, 采取开放的、系统的城市设计策略。(2)高效合理的总体布局策略,合理组织广场进出交通:首先, 根据城市路网情况、对外交通分析, 尽可能将广场进出道路设置为单向循环道路, 分离不同交通流线, 避免流线交织, 提高通行效率;其次, 广场进出道路与外围城市主干道或快速路。

2.研究计划: 2018.01.05-2018.01.10,完成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2018.01.11-201802.19,大量阅读并参考相关城市湿地文献,整理现状前期现有的摄像、照片、规划等资料,理出设计初步概念和主线方向; 2018.02.20-2018.03.31,完成前期调研总结,小组一致讨论,着手设计构思和细节设计的考虑; 2018.04.01-2018.04.30,进一步深入设计,加强图面表现能力; 2018.05.01-2018.05.30,完善定稿,准备答辩事宜。

4. 研究创新点

高铁站前广场通常先于新城建设。随着新城的日渐完善、高铁的网络化, 高铁导入人流逐年增长。站前广场的布局要考虑与客流增长相适应的远期空间增长要求。站前广场在总体布局时, 应尽可能预留远期发展空间。作为城市交通与城际交通转换的公共空间,便捷旅客交通换乘与配套服务,除了要做到各功能空间结合高铁站房与城市需求合理布局,还要做到不同功能空间之间的无缝衔接。这种无衔接系体现在两个层面。首先, 是要在地下空间各功能空间间构建一个公共的、立体多层面的地下人行网络, 达到地下空间与高铁站房, 周边城市功能有效互通, 尤其是与大运量的地铁、公共交通站点等功能直接、顺畅联系;其次, 就是要在各层面公共人行网络间, 通过无障碍坡道、扶梯、自动步道、无障碍电梯等实现无障碍、连续流联系, 有效提高地下空间的运营效率, 同时也实现城市公共交通服务。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