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芥子寺建筑规划与设计开题报告

 2021-11-16 11:1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以来,与中国本土文化相结合,在历史上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影响。佛寺有很深的宗教与社会属性,它是同一时代的“文化载体”,涵括了哲学文化、科学文化、政治局面、经济状况、商业贸易、伦理道德、人文风尚、慈善救济、碑铭书法、建筑工艺、园林环境、美术创作、雕塑艺术、壁面彩绘、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服装佩饰、法事仪轨等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佛教文化及建筑经过中国的弘扬传播,在儒家文化圈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成为了日本、韩国等国家的文化组成部分,并在其传承及佛寺建筑保护方面做的比中国好,比如日本保有完整的唐代风格的寺院建筑。由于佛学思想普世哲学能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诸多问题,近年来,许多西方学者也加入到对佛学的研究中来,作为“文化载体”的佛寺,其保护研究也具有重要的价值。

时至今天,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中国,在弘扬传统文化、建设和谐社会的政策引导下,社会对佛教及佛教寺庙的需求表现得日益多元化。首先,在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研究中,保护和弘扬佛教文化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的过程中,历史寺庙的保护或新建是展示和开发地方历史文化和休闲旅游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再有,面对社会节奏加快、社会压力的现实,佛教寺庙在缓解压力、辅导心理等方面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宁波七塔报恩禅寺为中国近现代临济宗中兴祖庭之一,始建于唐代。芥子寺位于宁波市七塔寺旁边,为七塔寺下院,是一处僧伽教育为重、接引大众、文化传播为辅的寺院,因此要求设计体现僧俗功能分区规划和谐以及对于当代佛教建筑的多元社会需求进行思考;芥子寺占地不到5亩,但功能完备而且复杂,是典型的“螺蛳壳里做道场”,寺院布局上只有采用向空中延伸才能满足功能要求,对于因地制宜的环境利用,规制有度的寺庙格局极具挑战性;根据现有条件提出于史有据、与时俱进的创新原则,以实现当代佛教建筑的历史使命:弘扬文化传统,建设和谐社会。在此处建立芥子寺与原本的寺院环境相协调,建筑风格上采用唐代建筑风格与七塔寺匹配协调,寺院为僧人解决日常宗教仪式和生活需求,为培养僧众提供适宜的教学场地,可充分展现佛教文化特色,进行学术更深层次的交流活动,向普罗大众展示更易于理解的佛教文化。作为当代建筑学的大学生,借助设计中国佛教寺院能加深对中国佛寺建筑文化以及木构细节的认知,也是一种对中国本土建筑和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延续。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2.1基本内容及目标

  1. 阅读相关文献,对佛教文化及建筑特点有较系统的认识;

    (2)考察基地现状和相关佛教寺院调研;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序 号

    内 容

    时间节点

    1

    文献调研和基地调研

    2020.01-2020.02

    2

    完成开题报告

    2020.03 上旬

    3

    完成设计初步构思

    2020.03 下旬

    4

    完成设计基本内容

    2020.04-2020.05

    5

    完成方案绘制展板,准备答辩

    2020.05-2020.06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马炳坚.中国古代木作营造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俞宗翘.情系伽楠:俞宗翘佛寺设计手稿[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3]袁牧.中国当代汉地佛教建筑研究[d].清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