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前后期小说中母女关系之比较开题报告

 2022-04-26 10:04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张爱玲是中国现当代一位优秀的作家,她的作品主要是小说、散文两大体裁,她最有名的集子取名叫《传奇》,其实用“传奇”来形容张爱玲的一生是最为恰当的,张爱玲是雅俗共赏的作家,是当时那个社会独一无二的文字创作者。

目前,研究者们对张爱玲的作品研究的范围十分广泛,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对张爱玲小说的文体研究。祝宇红在《论小团圆的文体》中指出《小团圆》化用中西方叙事手法,既吸收中国传统小说的叙事手法,又借鉴西方现代小说技巧,实现了小说的文体创新,而文体创新正是张爱玲后期创作的一个核心问题。姚玳梅在《论张爱玲小说的悖反现象及其文体地位》中指出张爱玲小说成功地溶解了两种相悖的艺术图景和情感形式,与其文体技法的复杂多元分不开。张爱玲几乎是本能的在互为矛盾的艺术因素间找到并组成它所需要的那种和谐而统一的文体,其中最足以构成特色的是旧小说情调与现代趣味的统一。王荣在《重彩与素朴——张爱玲小说〈倾城之恋〉文本结构试读》中指出张爱玲以俗情俗事来映照自己深层意旨的方法,用以实现作家本人所说的“用参差对照的手法写出现代人的“虚伪之中有真实,精华之中有素朴”的写作追求,从而构筑起其在现代作家中独特的文学地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是把张爱玲在美国的后期创作纳入研究视野。以“母女关系”作为论题,是因为在张爱玲后期的自传性三部曲中,“母女关系”是她笔下最用力的部分,也是探寻她内心隐秘世界的窗口。论文拟将张爱玲40年代上海时期小说中“母女关系”的表现与后期小说进行比较,分析“母女关系”表现形态及作者创作立场的变化,从而更深入地把握张爱玲的创作心理。

《小团圆》小说的出版,为我们提供了研究、探索张爱玲与其母亲关系的资料。在小说中,“母亲”作为主人公最重要的亲人,母亲形象被完整地表现出来。与张爱玲以前的作品相比,我们可以看出《小团圆》这本小说中的母亲形象的改变,不再是“恶母”形象,而是成为一个有爱的母亲,同时小说中的母女关系也出现了不可思议的转变。在小说里,女儿对母亲的迷恋已经渐渐被误解和不满取代,形成了更为复杂的母女关系。

第一部分:选择张爱玲前期的代表作品,对小说中的母亲形象特征以及母女关系的表现形态做一个简单的综述:一、《沉香屑第一炉香》的梁太太上了年纪,失去了青春与容颜,就开始用金钱满足自己的情欲,不惜利用起亲生侄女葛薇龙。梁太太在资助薇龙学业的同时还要算计着银钱交易是否合算。她打击薇龙个人奋斗的理想,讥讽她的伦理观念,灌输她交际的价值观念,利用女儿去赚钱的自私母亲形象。二、《花雕》的郑夫人是一个精明、爱算计的商人的样子,在女儿生病时,她为了一点私房钱,放弃了女儿的生命。三、《金锁记》里的曹七巧是一个为了守住家产、人格被金钱操控的母亲,她不给自己快乐,也不让儿女快乐,控制了子女的生活习惯,教唆儿子吸大烟、逛窑子,还破坏女儿的婚姻。不幸的婚姻生活、金钱至上和对子女泼辣与冷漠的态度是张爱玲前期小说中的母亲形象的共同特征。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1.资料收集法:收集文献资料

首先,阅读并查找张爱玲的前后期小说作品中关于母女关系的内容,进行分类整理,记录。

其次,收集与论文写作相关的研究资料,如论文、书籍、等资料,进行归纳,做好记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夏志清.张爱玲给我的信件[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

[3]刘锋杰.小团圆的前世今生[m].安徽:安徽文艺出版社,2009.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1月—2022年1月2 搜集资料,确定论文选题。

2、2022年2月 老师下达任务书。

3、2022年2月—3月 完成开题报告、论文提纲。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