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lassroom Anxiety and Students’ Oral Performance in High School English Class开题报告

 2022-05-20 10:05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背景:

随着khler的认知学习理论和piaget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发展,中国的外语课堂教学也逐渐将重点从“教师为中心”转移到“学生为中心”,即从如何教到如何学。

自20世纪60年代起,二语习得研究重心开始从强调大脑的认知功能偏向于非智力因素。在众多影响外语学习因素(如环境因素,认知因素,社会因素,情感因素等)中,情感因素广受研究者的重视。alperthaber在1906年就把焦虑按其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影响分为促进型焦虑和退缩型焦虑。自此,国内外研究学者为了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探求更好的教学方法,在大量的试验和研究里一般都会涉及到情感因素中的焦虑。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第一部分:引言:介绍研究的背景,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和论文结构。

第二部分:文献综述:指出焦虑的定义及分类,外语学习焦虑的定义及分类,焦虑的理论基础和外语焦虑与口语水平关系的国内外研究,使得本课题具有可信度。

第三部分:研究设计:依次介绍了本次设计的目的,研究对象和所使用的工具。其中包含了horwitz(1986)外语课堂焦虑表,自行设计的访谈表和深入中学英语课堂的实证研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本文将采用horwitz(1986)外语课堂焦虑表,对苏州实验中学高一(8)、(9)班的同学进行问卷调查,将其分类总结并最后与中学生口语表达联系起来并根据教师访谈结果制定可行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

研究步骤:

(1)确定选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 alpert. r r. haber. anxiety in academic achievement situations [j].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60 61/2.

[2] aida, y. examination of horwitz, and cope’s construct of foreign language anxiety: the case of students of japanese [j].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1994. 78:155_68.

[3] brown, b. d. affective variabl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j]. language learning, 1973. 23-24.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七学期10-11周 论文命题与选题;指导教师与学生见面,第一次面授;15-18周 学生根据教师下达的“任务书”,进行论文撰写的前期准备;第八学期 1- 4周:论文开题,写出开题报告;拟写论文提纲;指导教师审定签字;5-14周 学生撰写、修改论文 [11周:交一稿; 14周:交二稿];15-16周 论文最后定稿,装订、上交;16-17周 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批阅论文,写出评语,给出建议成绩。

17周 论文答辩(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