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aching English Vocabulary in Middle School Under the Guidance of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开题报告

 2022-05-20 10:05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背景:

在英语等外语的学习中,词汇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是构成语句和文章的基础所在。但是在实际高中教学中,老师只是简单讲解一下单词对应的中文意思,并进行对应的英汉互译的练习。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影响下,许多学生都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来达到记住单词的目的。这种方法耗费了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所取得的效果是很不理想的。因此,就要采取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来促进英语词汇教学中的效果提升。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最早在他的著作《诗学》中提到了隐喻的说法。他认为隐喻就是用一种事物来指代另一种事物的语言现象,是一种修辞格,不仅仅包括比喻中的明喻和暗喻,还包括拟人,借代等修辞格。但是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隐喻并不仅仅是语言现象,它还是人们谈论和思维抽象概念的认知工具。1980年,莱可夫(lakoff)和约翰逊(johnson)发表了合著《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这本书的发表标志着认知隐喻研究的真正开端。在这本书中,莱可夫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metaphorical concept or conceptual metaphor),其中阐述了人们是通过对具体的、已经存在的事物去体验和感知抽象的未知的事物。他认为人类的语言都是隐喻的,隐喻渗透在人类语言的各个方面,甚至于大部分的单词的构成和意义都是来源于隐喻。所以隐喻和词汇的学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国外学者hester(1967) 认为如果对每个单词若追根溯源,就很可能发现他们的隐喻成分。lazar(1996:44) 探讨教授修辞隐喻的重要性,同时提出了提高学生对理解和生成隐喻的词汇策略。goatly(1997:34) 提出语言中很多隐喻已延伸或转移到词汇中,并在词汇中留下了印记。国内近几年才开始关注隐喻理论用于外语教学的研究,主要包括束定芳 (1998:6)、叶狂 (2003:5)等人,他们主要探讨了隐喻用于词汇的教学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及其对词汇教学的启示。国内学者张立明(2014:10)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确认识到, 词义的变化不是随意指定的, 而是在认知的过程中构建出来的, 通过隐喻认知的方式衍生变化来的。教师在词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隐喻意识,让学生深刻理解概念隐喻的含义,能够熟练的掌握运用在词汇的自学中。学者赵萍萍(2016:6)认为教师在词汇教学中应用概念隐喻进行教学时, 应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 改变传统被动听讲的方式, 掌握通过概念隐喻方法来进行自主学习的方法, 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 激发学习兴趣。因此,概念隐喻在高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乐趣,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也提高了学生背诵记忆单词的效率。

研究目的: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第一部分:阐述概念隐喻运用于词汇教学的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分析概念隐喻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在苏州木渎高级中学某两个班进行调查研究,发现词汇教学现状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进行了概念隐喻理论指导下的词汇教学实验。通过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前测和后测的成绩,发现概念隐喻理论在词汇教学中具有积极的作用。

第三部分:提供概念隐喻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运用策略。比如如何帮助学生建立概念隐喻的意识,其次分析概念隐喻在中英文化差别中的异同,最后要引导学生运用概念隐喻,理解词汇的多重含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本文将以概念隐喻理论为基础,在苏州木渎高级中学高一年级某两个班中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实验测试的方法,做了一个为期两个月的实验。这个有效实验主要试验的问题是:1.把概念隐喻理论运用到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是否具有可行性。2.概念隐喻理论指导下的词汇教学能否迅速提高学生的词汇水平。

研究步骤:

(1)确定选题和研究对象;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Cameron,L. Low,G.(1999). “Metaphor”. Language Teaching 32

2.H. Douglas Brown. Teaching by Principles: 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3.H.G. Widdowson. Aspects of Language Teaching[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4.H.G. Widdowson. Teaching Language as Communica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5.James Dean Brown. Understanding Research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6.Lakoff, G. Johnson, M. 1980. Metaphors we live by. Chicago: The University Chicago Press.

7.Lakoff, G. 1987.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8.Lakoff, G. Turner, M. 1989. More than cool reason: a field guide to poetic metaphor.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9.Lakoff, G. 1994. What is a conceptual system In Willis F. Overton and David S. Palermo (eds), 10.Lakoff, G. 1995. Metaphor, morality, and politics, or why conservatives have left liberals in the dust. Social Research

10.Lakoff, G. 1996. Moral politics: how liberals and conservatives think.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1.Vivian Cook.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Language Teaching[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12.束定芳.论隐喻的本质及语义特征[J].外国语,1998,(6).

13.张立明.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概念隐喻的运用探究.[J]英语画刊(高级版)2014

14.赵萍萍.巧用概念隐喻,提升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效果.[J]疯狂英语(教学版)2016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 第七学期10-11周 论文命题与选题;指导教师与学生见面,第一次面授;

2. 15-18周 学生根据教师下达的“任务书”,进行论文撰写的前期准备;

3. 第八学期 1-4周: 论文开题,写出开题报告;拟写论文提纲;指导教师审定签字;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