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话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以《山海经》英译为例文献综述

 2023-02-10 01:02

中国神话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以《山海经》英译为例Translation of Culture-specific Words in Chinese Mythology -- Taking the English versions of Shan Hai Jing as examples课题性质 radic;基础研究 应用课题 设计型 调研综述 理论研究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一. 拟研究问题:《山海经》,作者不详,成书时间不详,是我国先秦时期的重要古籍,也是最古老的一部奇书,分为《山经》5卷,《海经》13卷,共18卷。

《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

《山海经》最重要的价值之一在于其记录并保存了许多先秦时期口耳相传的神话,其中包括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在内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是中国神话作品集的代表。

《山海经》为中国神话的分类提供了借鉴和参考依据,反映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基本特点和文化精神的价值取向。

当今世界将目光聚焦于中国传统文化,以《山海经》神话为代表的中国神话对外翻译也成为热点。

《山海经》所记载的神话作品中包含着大量的中国神话中的文化负载词,在对《山海经》进行文化输出的时,如果对文化负载词翻译不当,会造成读者因为文化背景差异对作品内容的不理解或误解,因此需要对这些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进行得当的处理。

本文拟从对《山海经》王宏、安妮比埃尔(Anne Birrell)两个版本英译作品的研究与比较中浅析在对外翻译中国神话时对文化负载词的处理,进而通过此次研究对文化差异在翻译中造成的影响有更深刻的理解并学习到解决办法。

二.研究意义:本文通过对王宏和安妮比埃尔的两版《山海经》英译作品的比较,关注中国神话中文化负载词的研究,浅析在对外翻译中国神话时对文化负载词的处理。

从对中国神话的特殊语言环境和文化背景、《山海经》神话内容及神话学意义、文化负载词的对外翻译手段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并通过研究《山海经》、王宏英译本、安妮比埃尔英译本并比较中外译者在神话翻译与对文化负载词的处理手段,最终研究文化差异在翻译中造成的影响与处理手段。

借此使我们能够学习到在应对负载文化差异词汇的翻译时的方法,最终帮助读者在遇到翻译作品中文化负载词时可以更好的理解内容和文化背景。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