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中公众安全感指标体系及评估研究开题报告

 2021-12-30 08:12

全文总字数:6393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1.1研究背景

2019年末,武汉市爆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并迅速波及全国。2020年1月23日起武汉市采取封城措施,除必要工作人员外,公众需在家中进行自我隔离以减少病毒扩散及输出。封城期间,公众在医、食、住、行以及心理方面都受到了巨大影响。在封城初期,由于医疗资源匮乏疫情蔓延较快,相关视频在网络上流传,公众的不安全感加深;随着国家层面出台各类措施支援武汉,封城中的武汉市民表现大多乐观、表示支持,出现过居民楼内自发唱国歌等释放压力的活动。但由于封城措施的持续,疫情期间社会中的各种矛盾逐渐显现。武汉嫂子教训工作人员、“假的!假的!”等事件,体现出长时间的压抑与基本生活需求难以得到满足时,公众容易产生焦躁不安的情绪,进而导致公众安全感的下降。

安全感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心理需求,也是衡量人类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公众安全感直接映射出公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程度,影响着公众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做出的反应,疫情对公众带来的不安全感将很有可能转化为社会的不安全状态。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冠肺炎疫情是对社会的影响是深远的。一方面,疫情的有深度上的扩散性,其影响是长期的,甚至可能会使社会遭受更严重的公共危机事件,使事件对社会的影响更加恶劣。另一方面,疫情的影响存在广度上的扩散性。因为危机的发展及其产生都是动态的,在某一范围发生的危机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扩散到其他的地区,引起更大范围的危机。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2.1研究内容

本研究遵循理论分析、实证调查、经验借鉴、对策建议的逻辑思想及研究脉络,主要有以下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本文选题的背景,基于研究背景提出本论文要研究的问题,介绍本论文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概述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方法,从总体上概括本研究的技术路线过程及结构安排。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3月15日前: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明确研究目标,了解研究所需数据资料的搜集方式与分析工具的使用。

3月25日前:确定研究内容,完成开题报告与外文资料的翻译。

4月5日前:建立理论模型,设计、发放问卷,收集研究数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 Garfalo, J. The fear of crime: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J]. Journal of Criminal Law and Criminology, 1981, 72(2):839-857[2] Maxfield, M.G. Fear of crime in England and Wales [M]. London: Her Majersty’s Stationary Office, 1984:76-90.[3] Maxfield, M.G. Fear of crime in England and Wales [M]. London: Her Majersty’s Stationary Office, 1984:76-90.[4] Vail John. 1999.“Insecure Times: Conceptualizing insecurity and security” in Vail J. Wheelock and M Hill(eds). Insecure Times: Living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New York: Routledge. [5] COVELLO V T,WINTERFELDT D,Slovic P.Communication scientifc information about health and environmental risks prob-lems and opportunities from social and behavioral perspective,in Covello Moghissj & Uppulurj Uncertainties in Risk Asses-ment and Risk Management[C],New York: Plenum Press,1986.[6] SLOVIC,FISCHHOFF& LICHTENSTEIN.Rating the risks[J],Environment,1999,April,14-20,36-39.[7] KAHNEMAN D,TVERSKY A.Choices,Values,and Frames[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Fress,2000.[8] SEEGER M,SELLNOW T,&ULMER R.Public relalions and crisis communication: Organization and chaos.In R.R.Heath( Ed.) [M].Oxford: Handbook of public relations.2000.[9] RENN T W,LEVINE D.Credibility and trust in risk communication [M].The Netherlands: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2010.[10] 公安部“公众安全感指标研究与评价”课题组.中国公众安全感现状调查及分析[J].社会学研究,1989,(6): 35—37.[11] 李纾,刘欢,白新文,汶川“5.12”地震中的“心理台风眼”效应 [J].科技导报,2009,27(3) : 87-89.[12] 刘玲爽,汤永隆,张静秋,邓丽俐,雷丹,刘红梅.5.12 地震灾民安全感与 PTSD 的关系 [J].心理科学进展,2009(3) :547-550.[13] 张岩,魏玖长,戚巍.突发事件社会心理影响模式与治理机制研究 [J].中国应急管理,2011(6) : 34-38.[14] 杨菁,杨梦婷.重大突发事件中公众安全感的影响因素及治理对策研究——基于4·20雅安地震公众安全感的实证分析 [J].探索,2016(01):172-179.[15] 赵玲. 转型期中国城市公共安全感研究 [D].复旦大学,2013.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