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先勇同性恋题材小说中的人文关怀开题报告

 2022-04-06 08:04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的背景

人文关怀始终贯穿于白先勇的小说创作中,尤其是在同性恋题材小说中。白先勇在其创作中,从不同角度、人物和背景写了一系列同性恋题材的小说。他描绘了这一群被社会沦为边缘人的同性恋者的群体生活,追踪他们被社会伦理所鞭策、放逐的压迫,同时也叙述了不同于异性恋的同性恋情感和爱情。他的同性恋题材小说分为三个时期:在白先勇的作品中,第一次以同性恋为表现对象的作品是发表于1960年的《月梦》,之后,便又有《青春》、《寂寞的十七岁》、《孤恋花》、《满天里亮晶晶的星星》,以及后来的长篇小说《孽子》。他后期写的《dannyboy》和《teafortwo》是对艾滋病同性恋者的描绘,作品以留学生生活为题材,写他们的同性恋倾向。白先勇的小说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勾勒出同性恋者不同阶段的心理状态及悲剧性的命运。在不同小说的构思中,白先勇把他们的悲剧命运层层勾勒,丝丝入扣,引人深思。同性恋题材是白先勇小说中一个重要表现部分。他在关注同性恋人群凄凉的生活困境的同时,也表达了对特殊群体的的同情和关注,反映出作家独特的人文关怀。当下对白先勇同性恋题材小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同性恋题材作品悲剧意识的研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主要研究内容

本文通过探讨白先勇的同性恋题材作品中作家人文关怀精神的体现,研究早中晚期作品中作家人文关怀精神的异同点,进一步探究人文关怀精神的递进和转变。再通过对作品和研究资料的阅读和比较,找出作家人文关怀产生的原因。最后再讨论作家人文关怀的影响。

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研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1、范读文本法:阅读《月梦》《青春》、《寂寞的十七岁》、《孤恋花》、《满天里亮晶晶的星星》,以及后来的长篇小说《孽子》。他后期写的《dannyboy》和《teafortwo》,形成对作品内容和主题的整体印象。

2、精读文本法:阅读这些作品,整理其中关于的白先勇人文关怀的体现。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1] 白先勇:《青春念想》,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第 1版.[2]李银河.同性恋亚文化[M].北京: 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1: 332.[3]方刚.同性恋在中国[M].长春: 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 4: 3.[4]白先勇.孽子[M]// 白先勇精选集.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5]白先勇.蓦然回首[M]// 白先勇文集:第4卷.广州:花城出版社,2000 .[6]白先勇.白先勇精选集[M]// 白先勇文集.广州:花城出版社,2000 .[7]蔡克健.访问白先勇[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1 .[8]刘俊.为逝去的“情”与“美”造像[M].白先勇精选集.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6.[9]白先勇.寂寞十七岁[M]// 白先勇精选集 .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10]白先勇.第六只手指[M]// 白先勇文集.广州:花城出版社,2000 .[11]张咏咏. 悲剧意蕴中的人性光辉——中外同性恋题材小说《孽子》《夏日终曲》艺术特色之比较[J]. 戏剧之家,2020(7):218 220.[12]龙珊. 白先勇作品文学治疗功能阐释[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9,40(9):166-171.[13]王冰. 浅论白先勇小说中的佛家意蕴[J]. 名作欣赏,2018(23):48-51.[14]龚刚. 论白先勇小说的佛性与现代性[J]. 小说评论,2017(4):195-201.[15]赵婷. 青春鸟的寓言——从写作技巧探析白先勇《孽子》主题[J]. 名作欣赏,2017(17):127-129.[16]胡玉洁. 论白先勇小说中的意象群[J]. 名作欣赏,2017(9):114-115.[17]陈瑞琳. 童年、戏剧与同性之爱:白先勇创作人格成因浅析[J]. 名作欣赏,2017(1):27-30.[18]王秀琳,路迪. 论白先勇作品中对边缘人物的书写——以《纽约客》和《台北人》为例[J]. 名作欣赏,2016(20):10-13.[19]袁文平. 深渊下的困境——“腐文化”泛滥下重读《孽子》[J]. 名作欣赏,2016(20):14-15.[20]朱寿桐. 白先勇文学存在的文化意义[J]. 小说评论,2016(3):16-26.[21]金传胜. 跨文化视角下美国华文文学中的同性恋书写——以三部长篇小说为例[J]. 华文文学,2015(6):99-102.[22]丛坤赤. 论白先勇的悲剧意识[J]. 名作欣赏,2015(33):71-73.[23]刘俊. 论白先勇小说中的儿童—青少年人物形象[J].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5(1):7-12.[24]朱双一. 比较视野下白先勇的文学观和创作理念[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4(9):177-186.[25]李咏梅. 论白先勇短篇小说的孤独主题[J]. 南方文坛,2014(2):131-135.[26]苏伟贞. 悼亡作为写作——白先勇与《蓦然回首》、《第六只手指》、《树犹如此》[J]. 文学评论,2013(3):24-31.[27]林幸谦. 岂容青史尽成灰:白先勇的历史叙事与时代悲情[J]. 当代作家评论,2013(2):71-81.[28]施畅. 失控的身体——白先勇小说的身体诗学[J]. 华文文学,2012(4):60-64.[29]张立新. 试论白先勇小说的叙事视角[J]. 文学教育(上),2012(1):37-39.[30]郝敬波. 现代文学传统与白先勇短篇小说的叙事主题[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12):161-168.[31]徐苏. 白先勇笔下的“陌生人”、“边缘人”和“世界公民”[J]. 名作欣赏,2011(30):16-17 24.[32]谢春红. 了览人性之悲悯 正视存在之勇气——白先勇同性恋题材小说评鉴[J]. 名作欣赏,2011(11):126-127.[33]张春红. 心中的那片净土——解读《孽子》中的莲花意象[J].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0(1):47-50.[34]黄雪玲. 论白先勇小说中的宿命意识[J]. 长春大学学报,2009,19(11):55-57.[35]陈钰文,颜呐. 《孽子》:一本被遗忘的历史书[J].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9(2):40-43.[36]王亚丽. 论白先勇小说中的少年意象[J]. 华文文学,2009(2):53-58.[37]姜辉. 从“欲望”到“信仰”——中国现当代作家对同性恋的处理方式浅探[J]. 名作欣赏,2008(18):70-73.[38]黎秀娥. 一曲呼唤宽容的悲歌——论白先勇的长篇小说《孽子》[J]. 名作欣赏,2008(12):65-67.[39]黄伟雄. 白先勇小说同性恋者的悲剧命运探微[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3(6):730-734.[40]张建航. 女性命运的凄婉悲歌——白先勇小说女性形象简论[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29-32.[41]张晓玥. 书写心灵无言的痛楚——论白先勇小说[J]. 文学评论,2007(2):104-109.[42]曹惠民. 台湾“同志书写”的性别想像及其元素[J]. 华文文学,2007(1):49-54.[43]王永兵. 荒原上的“孤恋花”——论白先勇小说中的爱情叙事[J]. 华文文学,2006(3):82-86.[44]汪涓. 用人性的光芒照亮心灵的角落——谈白先勇的“同志”小说[J].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6(1):53-56.[45]熊晓霜. “奔跑”的意义——从《孽子》看边缘文化的抵抗[J]. 社会科学家,2005(S1):492-494 500.[46]吴翠萍. 悲剧意识和悲悯情怀——简评白先勇的短篇小说[J]. 名作欣赏,2005(8):96-98.[47]黄发有. 悲悯的摆渡——散文的白先勇[J].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4(2):44-48.[48]刘俊. 白先勇研究在大陆:1979-2000[J]. 华文文学,2001(1):72-77.[49]林宋瑜. 重提白先勇的意义[J]. 文学自由谈,2001(1):109-112.[50]罗义华. 《孽子》批判的指向与力度分析——兼论白先勇创作心理的转变[J]. 民族文学研究,2000(1):44-48.[51]袁良骏. “奇”从何来?——白先勇小说艺术[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9(5):63-70.[52]陈辽. 从一个作家看台湾与海外华文文学——读《悲悯情怀——白先勇评传》[J]. 华文文学,1996(2):78-79.[53]刘俊. 以残缺的爱为视域揭示人类情感的困境──白先勇早期短篇小说主题透视[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2):81-87.[54]刘俊. 论白先勇小说中的意象群落[J]. 学术论坛,1994(2):77-82.[55]安兴本. 缺失的悲歌与难鸣的梦魇——台湾当代同性恋文学论[J]. 当代作家评论,1992(6):99-105.[56]李夏. 论白先勇小说的“女性文学”倾向[J]. 当代文坛,1992(5):39-41.[57]袁良骏. 白先勇创作道路初探[J]. 华文文学,1990(1):43-47 49.[58]殷国明. 一个世界性主题:种族的困惑——兼从比较的角度评论白先勇的《纽约客》[J]. 当代作家评论,1988(6):115-122.[59]朱学群. 试论白先勇小说的悲剧意识[J]. 台湾研究集刊,1984(2):53-60.[60]王晋民. 论白先勇的创作特色[J]. 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1):42-51.[61]朱学群.试论白先勇小说的悲剧意识[J].台湾研究集刊,1984(2):53-60.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序号 起讫时间 主要工作内容

1 2022.10.7——2022.10.25 毕业论文分组,确定选题

2 2022.10.28—2022.11.29 阅读资料,完成资料索引

3 2022.12.2——2022.1.3 指导老师录入系统,学生选题

4 2022.2.27——2022.3.15 完成开题报告

5 2022.3.16——2022.3.25 完成论文提纲

6 2022.3.26——2022.4.18 完成论文初稿

7 2022.4.21——2022.5.9 完成论文修改稿

8 2022.5.12——2022.5.30 交定稿(2份),指导教师审阅论文

9 2022.6.2——2022.6.11 老师评阅论文(填报评阅教师评分表)、学生准备答辩

10 2022.6.12——2022.6.20 各系组织论文答辩,填报答辩评分表及答辩考核评议书汇总上报毕业论文成绩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