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刘恒小说中欲望叙事的重新解读开题报告

 2022-04-26 10:04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的背景

除去创作初期堪堪展露的革命浪漫主义色彩,自1986年成名作《狗日的粮食》发表,刘恒便致力于新写实主义小说的书写,并在文坛掀起风潮。对于刘恒在上世纪80年代的主要作品,可以说欲望化叙事是其小说的显著特征,不少研究者将目光着眼于欲望中的基本生存困境,即如何“活着”的主题。何晓琪《生命之重:“苦味的粮食”》中便谈及时代背景下底层民众如何悲壮的“生”。当然食与色的结合也常被放到文学层面上考究,在谈及《狗日的粮食》时,汪艳虹,杨宽便认为作者有意识地去“借性写实”。通过用人性欲望折射时代现实,刘恒展现了他的人文关怀,张东亮《浅析刘恒小说的人道主义关怀》和陈超波的《对人性与生存的辛勤勘探——论刘恒的小说创作》都给予小说极高的评价。

相较之下,九十年代的刘恒放弃了先前的启蒙叙事转向了平民化写作,在欲望无法节制的今日,研究者们又将研究方向从基本生存欲望转向功利性,展开对钱权的描摹。公众欲望的膨胀远远超越了对先前口腹,性欲的生存冲动,为其欲望书写又提供了相较而言的现实背景,包括咸吉乐,陈兴强都注意到了这种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的冲突。

对于欲望书写这一方面的研究,国内学者主要是针对其小说人物形象,列出欲望主题进行具体分析,比如汤金华的《读刘恒的伏羲伏羲》和周思辉的《论刘恒小说的空间意识——以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狗日的粮食伏羲伏羲为例》等。刘恒将欲望与底层小人物结合起来,让他们在欲望的牵引下逐步走向死亡,即“悲戚的死”。这无法逃脱的宿命也是不少学者关注的,包括李以建的《死亡的宿命——刘恒小说创作的策略》和胡璟的《对人生宿命的解剖与探寻——刘恒小说的宿命观》都肯定了小说中存在的宿命观点。

目的及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主要研究内容

本文探讨刘恒笔下欲望书写的重新构架。旨在对刘恒大部分小说中的欲望关注进行梳理细评,由此进入到刘恒作品中欲望现象的“同”与“不同”。通过男女性别欲望的差异出发,分解欲望层次,从而进一步体会其中包含的时代意义,赋予当今新解。

具体而言,是通过欲望的本能即在基本“生存”的叙事立场上,从极简的“食”,“色”出发,插入性别意识对于欲望描摹的整体构建,再引入对于极度追求欲望导致的当今现代的利益膨胀,着眼于“生活”的叙事取向,阐述叙事行进上的变化,表达从“欲望”到“愿望”的追求。最终探讨欲望书写对于当今的时代意义极其局限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1.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根据课题“对刘恒小说中欲望叙事的重新解读” 查阅并获得相关资料。要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包括传统与现代观念对欲望模板的解读评论,理清关系,把握本质。比较现实资料,了解刘恒关于的欲望描写的全貌,确定自己鲜明的观点。

(2)比较研究法:阅读刘恒相关文集,从而更全面,正确地掌握刘恒小说中的欲望叙事文本。从作者个人入手,介入其思想姿态,认清研究的背景。经过各时期不同的作品对比,形成关于研究对象即欲望叙事的初步印象,阐述不同文本之间的对比。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 1 ] 李以建. 死亡的宿命——刘恒小说创作的策略 [j] 当代作家评论,1990,(4)

[ 2 ] 吴方. 勘探者与勘探者的故事——刘恒及其小说世界 [j]当代作家评论,1990,(3)

[ 3 ] 刘玲. 后现代欲望叙事—— 从拉康理论视角出发 [m]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序号 起讫时间 主 要 工 作 内 容

1 2022.10.7—2022.10.25 毕业论文分组,确定选题

2 2022.10.28—2022.11.29 阅读资料,完成资料索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