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环境设计与课程建设的一致性研究——以城中小学为例文献综述

 2023-11-28 02:11

文献综述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我国的教学思维在逐渐转变,与传统的考试为导向的应试教育相比,现代教育更注重学生整体素质的培育,提高其学习的自主性。学校的教育从在教室里埋头苦读,逐渐让孩子们走出教室的教育在转变。学校在教育孩子们这方面的系统也在逐渐完善,要求全方面教育孩子们。所以当前教育方式开始多样化起来,而当下学校的校园环境教育逐渐进入大家的眼里,它打破了传统在教室里学习的模式,让孩子们开视野,接受吸收外面的知识,使孩子们的学习不再是死读书的应试教育,而是发掘室外空间环境的教育的重要作用与意义。环境教育已开始推动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根据我国目前的小学校园室外空间环境的现状,表明我国对于小学校园环境的关注度正在逐渐提高,但是只停留于表面的复制模仿过程,没有真正根据少儿环境行为的特点来进行设计。小学校园室外空间是一个隐性的教育环境,它在少儿的教育成长过程,充当着一个重要的引导者。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并对学校层面的课程管理职责进行了说明。其中,学校“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因此,学校通过对其自身拥有的内隐的、模糊的机会进行深人挖掘、开发、外显化和组织形成的课程才是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也主题就是培养创新人才。创新人才培养事关我国的人才战略,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2009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树立全面发展观念,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科技部立项课题“中小学科学探究学习与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研巧”从科学探究学习的角度考察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与方法,对于回答如何培养创新人才问题具有重要价值。

(二)概念界定

1.学校环境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565页中对“环境”的解释,“环境”是指周围的情况和条件,它是相对某项中心事物而言的。可由此推及学校环境,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学习活动的情况和条件。其中的“情况”是指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起点或某一时刻的状态:而“条件”则是指学生自主学习活动赖以持续的保障和支持,包括物质条件和非物质条件,物质条件是指学生学习的场景和学习资源(包括教师向学生提供的学习内容、学习任务、任务情境等教学资源):非物质条件包括我们经常提到的学习者的学习动机、自律水平、认知风格和认知基础等,本文所说的学校环境主要是学校的物质条件。

2.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可以分为宏观课程建设与微观课程建设,即国家课程建设、学校课程建设。微观课程建设主要指的是学校层面的课程建设,依据学校的有利的资源,自主开发研制课程的过程。本文所说的基于学校的课程建设主要指的是微观课程建设。基于学校的课程建设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依据学生的需要,通过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三者的有机融合和统一以及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创造性实施,形成的具有教育意义和影响力的经验载体总和,从某种程度来说,是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一种超越。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