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湿度动态变化对不同水分玉米霉菌数变化的影响研究开题报告

 2022-07-14 09:07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玉米是一年生禾本科草本植物,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重要的饲料来源,也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播种面积居世界第二位, 总产量占谷物总产量的20%以上,已成为极重要的饲料原料和食品工业原料.玉米在仓储过程中, 由于受外界环境条件及粮堆湿热扩散的影响, 极易发生霉菌生长活动, 导致霉变及品质劣变。长期以来,由于全社会对农产品贮藏、流通重视不够,使我国食品的贮运设施基础比较薄弱,技术装备比较落后,因而食品的变质损失严重。例如,我国粮食总产量目前已超5亿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粮国,但粮食贮藏中的损耗率按10%-14%,如果按损耗率10%计,每年全国的 粮食损耗约为0.5亿吨,造成经济损失约600亿元人民币(按1200元/t计);我国人口多,食品的数量基数巨大,政府和社会应重视食品保藏这项关系每一位社会成员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的工作,加大食品保藏贮运设施建设投资的力度,提高贮藏管理水平。通过温湿度动态变化对不同水分玉米霉菌数变化的影响研究,将玉米贮藏的损耗率降低,以此来产生增收节资效果并带来经济效益。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了温湿度动态变化对不同水分玉米霉菌数变化的影响。

研究玉米在20℃,相对湿度分别为75%、85%和95%储藏,以及在高于安全水分2%的相似水活度条件下储藏期间霉菌的活动特性。

检测时间为0、5、10、17、24、31、38d,利用国标通用方法检测霉菌总数和霉菌毒素含量变化的情况。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多位学者对玉米储藏过程中品质变化与微生物活动进行了研究。刘晓莉等研究玉米吸湿过程中微生物活动与品质变化时发现,玉米中微生物活性变化与脂肪酸值变化之间具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性。唐芳等对不同水分含量玉米储藏中主要危害真菌的生长规律进行了研究, 并考察了霉菌生长与玉米温度变化的关系.其他学者也分别从不同角度对玉米储藏过程中品质变化进行了研究,获得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

我国玉米收获后缺乏自然干燥的条件,储藏期间北方雨雪天气多,南方湿度大,其在储藏过程中容易吸湿,导致水分含量增加,霉菌活动旺盛.前人研究大多集中在温度或水分对玉米脂肪酸值、发芽率等指标的影响。对低温、高水分玉米储藏过程中微生物活动及蛋白质的变化涉及不多。作者对不同水分含量玉米在低温条件下霉菌活动进行研究,为玉米安全储藏及品质分析提供参考。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把两个品种玉米的水分含量调成15% ~16%和18% ~ 19%, 连同原始水分(水分含量9%~ 10%)玉米分别装入2.75 L塑料瓶中, 每瓶装玉米约400 g, 封口后一同放入20 ℃、相对湿度75%、85%和95%的恒温恒湿箱中, 定期取样分析霉菌量变化,检测时间为0、5、10、17、24、31、38d,利用国标通用方法检测霉菌总数和霉菌毒素含量变化的情况。

5. 参考文献

[1]唐芳,程树峰,吴松陵. 玉米储藏主要危害真菌生长规律的研究[j].中国粮油学报.2008(05)

[2]殷贵华,于林平,朱京立,王春霞,郭秋媛,马亚彬. 常温仓低温仓储存小麦品质变化规律研究[j].粮油加工.2007(07)

[3]蔡静平. 储量微生物活性及其应用的研究[j].中国粮油学报.2007(03)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