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运行机制及其效果的研究开题报告

 2021-11-27 10:1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世界各国经济增速放缓,各国央行为提振经济,纷纷推出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对经济复苏起与金融稳定起到了重大作用。

在借鉴了各国央行推出的创新型货币政策后,我国也推出了各种创新货币工具,如中国人民银行于2013年初创设了常备借贷便利(slf), 2014年9月创设中期借贷便利(mlf), 2014年4月推出抵押补充贷款(psl)等。其中slf以高信用评级债券和优质信贷资产为抵押品发放,为政策性银行和全国性商业银行提供较长期限的大额流动性需求,期限在1~3个月。mlf与slf类似,区别在于期限是3个月且可展期,并要求将贷款定向发放给三农和小微企业。而psl不但拓宽了基础货币的投放渠道,而且还能通过融资利率引导中期利率。2019年8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公告,新版lpr报价主要按mlf利率加点形成,并增设5年期lpr,在有效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的同时还稳定了贷款利率,由2019年8月后货币供给和市场利率变化状况大致可发现此次改制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本文在简单介绍各种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的基本信息与运行机制后,拟采用建立经济模型的方法,检验各创新货币工具与市场利率、货币供应量和财政支出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若存在因果关系,则进一步对各种工具的影响程度进行探究,以说明其有效性。

在研究过程中,拟采用利用近期可收集到的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或一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作为市场利率数据,采用近期可收集到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作为货币供应量数据,采用近期可收集到的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作为财政支出进行研究,使得研究结果具有时效性。

在建立经济模型时,拟建立var模型将创新货币工具与shibor、m2等联系在一起,并利用eviews软件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单位根检验、格兰杰检验等讨论变量之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并且对具有因果关系的变量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以研究创新货币工具的作用效果。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序号

时间节点

任务要求

1

3月6号前

学院完成毕业生参与毕业设计(论文)资格认定工作。

2

3月15号前

完成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调整和课程补退选任务。

3

3月25号前

学生上传开题报告和外文翻译,指导教师完成评阅审核。

4

4月15号前

学院组织完成中期检查,检查结果正式行文报教务处。

5

5月25号前

学生根据实际研究进展,至少完成3次阶段性成果报告。

6

5月31号前

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上传最终毕业设计(论文)成果。

7

6月2号前

完成抽查毕业设计(论文)查重检测任务。

8

6月4号前

各学院完成评分标准制定、分配答辩小组。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完成评分。

9

6月8号前

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工作。

10

6月13号前

发布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最终成绩。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孙丹,李宏瑾.经济新常态下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创新[j].南方金融,2017,(09):10-17.

[2]孙国峰.货币政策工具的创新[j].中国金融,2017,(04):16-18.

[3]许光建,许坤,卢倩倩.经济新常态下货币政策工具的创新:背景、内容与特点[j].宏观经济研究,2019(4).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