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非现场执法研究开题报告

 2021-12-12 02:1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包含参考文献)

非现场执法是指行政机关运用现代信息系统,通过监控、摄像、录像等技术手段,在执法人员不直接接触行政相对人的情况下,采集、记录其违法证据,行使行政管理职权的一种执法方式。

在我国,非现场执法已在诸多领域中得到推行,继道路交通领域之后,海事、航政、水上交通、城管、互联网监管、市场监管等领域也积极推行非现场执法方式,生态环境保护领域亦是如此。

2018年,国务院指导深化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时就提出要大力推进非现场执法,加强智能监控和大数据监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问题解决措施及方案

一、本课题要研究的问题近年来,以宪法为核心的环境立法体系更加健全,环境执法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

为了统筹配置行政执法职能和执法资源、切实解决多头多层重复执法问题、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省以下生态环境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先后开展。

本课题正是基于这一背景,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探索如何完善非现场执法方式。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